您的位置: 首頁 >> 首頁 >> 觀點
[博客]勿言再刺激
2010-07-05   作者:劉杉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經濟在經歷了率先復蘇后,正面臨著率先調整。當然,這種調整不是經濟衰退,而是經濟增速放緩。
  幾乎所有經濟學家和證券分析師都認為,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長將出現下降局面,GDP增速從一季度增長11.9%,到四季度可能下降到增長9%以內。
  由于國際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中國經濟走勢已經放緩,因而中國高層多次表示要慎重對待刺激政策退出。
  筆者認為,慎待刺激政策退出不同于再次啟動刺激政策。
  中國經濟走勢放緩并不值得大驚小怪。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這次危機并不是簡單的周期性調整,而是對全球經濟失衡的糾偏。中國則需要面對的是,如何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但由于經濟下滑過快,各國都在采取刺激政策來穩定經濟,中國更是啟動了前所未有的財政刺激和信貸刺激政策。在房地產和汽車投資,以及其他政府投資拉動下,中國經濟實現了V型反轉。但依靠投資拉動的增長難以為繼,一方面產能過剩,另一方面地方信用風險加大,同時信貸擴張導致的貨幣增發使得通貨膨脹壓力大增。投資拉動的增長不僅加劇原有失衡,也使貨幣供應過量刺激了資產泡沫膨脹。
  調整不可避免。不是被動等待泡沫破裂,就是主動調整結構。在調整背景下,經濟走緩是必然結果。
  更重要的是,原有高增長的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首先是外需下降。全球“再平衡”導致全球貿易總額減少,中國依靠出口拉動高增長已經不可能。其次是經濟結構調整必然導致要素價格重新估值,廉價高增長也不復存在。第三是人口構成發生變化,出現經濟學家所謂的“劉易斯拐點”,勞動有效供給不足與局部失業局面并存。
  在整體經濟出現結構調整的大局面下,經濟放緩不是壞事而是必然結果。如果中國經濟能夠順利進行調整,并維持一個穩定的低增長路徑,應該是幸事。
  實際上從去年底,中國已經開始微調宏觀政策,原有刺激政策已經在逐步退出。此時應該繼續延續既定政策,而不是只看到短期的經濟減緩,而增加刺激內容。近期中國再次啟動人民幣匯改,以及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補貼等做法,恰恰反映出中國決策者堅持結構調整的決心。如果做好保障房供應,加快引導民間投資,則可以維持穩定的增速。(本欄目稿件只反映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中國經濟面臨“兩難”選擇 2010-07-02
· 中國經濟的深層尷尬 2010-07-01
· 中國經濟不存在二次探底風險 2010-07-01
· 《被綁架的中國經濟》 2010-07-01
· 中國經濟的深層尷尬 2010-07-01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全球若觸發第三次大蕭條,誰之過?·[思想頻道]用正確福利制度改變收入分布失衡局面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