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利民開發區街景 |
位于哈爾濱市呼蘭區的利民鎮十幾年前是個貧困鄉鎮,九十年代初這里開始建設省級開發區。從一無所有起步的利民開發區如今入區企業已近300戶,引進資金總額380億元,形成固定資產186.8億元,哈爾濱師范大學等20所高校也在這里安家落戶,成為黑龍江省29個省級開發區中投資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成長性最好的園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利民開發區十幾年中始終把環境建設擺在工作的首位,全力打造優勢環境,促進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積極探索得到了業內的一致認可,也為開發區建設帶來了諸多啟示。
比拼優惠政策,不是長久之計
哈爾濱市利民開發區副主任馬志義說,利民開發區1992年開始啟動建設,當時一名副縣長在開發區主持工作,由7名抽調干部組建了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大家靠20萬元借款,一處借用的辦公小樓和運輸公司捐助的一輛報廢客車,在一無財政投入、二無項目來源、三無開發經驗的條件下開始了艱難的創業。建設之初,他們面對客商一遍又一遍地介紹著未來開發區的前景、優惠政策以及服務舉措,但很快發現,客商們更關心的是眼下開發區已具備了哪些條件,環境怎么樣。 這讓利民開發區對投資環境有了更深的認識,與優惠政策相比,優勢環境更加重要。馬志義說,當時,一些地方為吸引客商,在地價、廠房租售價格、稅收等方面推出了許多地方優惠政策,甚至為招商引資搞起了優惠政策大戰,招商門檻越降越低,有的地方招商的效果成了“留的是GDP,走的是真金白銀”。市場經濟的今天,究竟是什么因素決定客商的去留?靠優惠政策可以收到一時的效果,但是不長久,促進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最終要靠創造良好的環境,讓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的迸發活力,在市場上才會有更好的表現。 華潤雪花啤酒(黑龍江)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彩鳳說,落戶利民開發區主是看中了環境,來之前就聽說了“師大速度”:2002年3月,哈爾濱師范大學新校址選在利民開發區,利民開發區幫助師大一期遷址工程提速,從3月奠基到9月新校址全面竣工啟用,綠化、照明、交通設施完備的大學校園建設僅用了180天,6000名新生如期遷入新校園。華潤雪花啤酒項目一期工程從建設到投產,也僅用了8個多月時間,創下了當年設計、當年建設、當年投料、當年成品酒裝瓶下線的驕人業績。實現這些速度,沒有一個過硬的環境是不可能辦到的。
打造優勢環境,才能構筑核心競爭力
要真正構筑自己的競爭力,必須要實現從依靠優惠政策向依靠環境優勢轉變,既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也要在軟環境建設上下工夫,增強企業對開發區的信任感和認同感,利民開發區取得了這樣的共識。近年來,利民開發區先后投入30億元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目前已完成了道路、給水、排水、供電、通訊、電郵、寬帶網、有線電視、鐵路專用線等配套設施建設和集中供熱、燃氣、污水處理、園林綠化、公交線路、交通監管等市政設施網絡系統,臺灣順邁集團投資3億美元建設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今年也將投入使用。 在軟環境的建設上,利民開發區充分運用組織和行政手段,保證執法和職能部門依法行政。對進區重點企業實行掛牌保護,不準各行政執法部門隨意到企業檢查、罰款、收費,設立了破壞環境公開舉報電話,測評干部時吸收有關企業負責人參加,杜絕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 讓小利、求大利,讓近利、求遠利,這是利民開發區發展在一直堅持的一項原則,每年國際國內大型展銷會、博覽會、洽談會、推介會等,開發區都以管委會名義組團帶隊參加,無償為企業提供展位。有的企業去不了人,開發區就帶上其產品幫助做宣傳。入區企業同一堂藥業開發了韓國、香港、美國等市場,其它藥業想開拓國外市場卻沒有門路。在征求同一堂藥業意見后,開發區制定了“借船過!甭摵祥_發國際市場的方案,使一些符合出口條件的產品順利打入了國際市場。
利民環境建設得益體制創新
近年來,利民開發區駛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2009年實現總產值200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8.23億元,已形成綠色食品加工產業、現代醫藥科技園區、地理信息產業園、機械制造產業等產業圈,和規模相對集中的大學城,師生達13萬余人。采訪中,開發區一些干部認為,回顧利民開發區的發展之路,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體制創新為利民開發區的環境建設提供了有效保障,為發展創造了充分的條件。 據了解,利民開發區通過體制創新形成了權威性、統一性和效能相結合的決策體系。呼蘭區委、區政府的領導分別兼任開發區黨、政一把手,區政府主管領導和管委會成員共同組成了決策層,凡是開發區需要決策的事項不再游離于各層次的會議之中,只要開發區工委、管委確定的事項,各有關部門無條件貫徹執行,使開發區抓住了許多難得的機遇。不僅如此,利民開發區的領導班子十幾年來也保持了相對穩定,從1991至今,呼蘭區(1991年時為呼蘭縣)的黨政領導已調整多次,但主管開發區的領導只調整過1次,十幾年來,開發區思路不變,承諾不變,保證了開發區政策的一致性和工作的連續性。 呼蘭區副區長、利民開發區常務副主任孫紹文說,為真正落實“特事特辦、一章到底”,呼蘭區委、區政府將凡是涉及開發區的政府職能部門都在開發區內設立分支機構,以授權的方式把職能延伸到開發區,為區內企業提供方便,工商、稅務、環保、房產、財政、建設、國土資源等部門都在開發區成立了分局,在體制上為快捷高效的辦事體系提供了保障。同時,利民開發區雖隸屬于呼蘭區,但呼蘭區與利民開發區在財政上分灶吃飯,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開發區發展的積極性。2009年,利民開發區全口徑財政收入占到了呼蘭區的68.6%,呼蘭也一躍發展為的黑龍江省經濟實力較強的區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