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紡織城:變歷史包袱為優勢資源
2010-12-06   作者:記者 陳鋼 儲國強/西安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傳統產業如何實現轉型?這是我國老工業基地振興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
  西北地區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西安紡織城在戰略轉型過程中,堅持破產不破生產力,通過體制創新將歷史包袱變成了優勢發展資源,成功解決了傳統產業轉型“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的難題,走出了一條老工業基地調結構、轉方式的新路。

  夕陽產業迎來新生

  西安紡織城是國家“一五”期間投資建設的西北地區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從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因為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市場競爭加劇和生產工藝的落后,紡織城地區企業紛紛倒閉,大量工人下崗,許多家庭生活極度困難,上訪、堵路事件時有發生。紡織城也由輝煌時期的西安“小上!弊優槿凶钬毨浜蟮牡貐^之一。
  為了實現紡織城的轉型發展,2008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完成這一地區主要國企破產改制的同時,啟動新一輪的產業重組,成立了西安紡織集團公司,同時異地選址建設“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開展了大規模的紡織產業搬遷、改造、升級工作。
  “我們紡織企業的搬遷,是一種全方位的升級改造!蔽靼布徔椉瘓F公司副總經理楊柳說:“老企業廠區搬遷之后,我們將投資20億元建設一個占地800畝的新廠區,形成30萬錠的大型紡織品生產基地。新基地是按照新企業、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的要求重新進行市場定位,在國內同行業中達到一流水平,這里的紡織產業將重獲新生!
  對于紡織城老產業的“高調振興”,今年77歲的西北國棉四廠退休職工葛朝祥深有感觸。他說:“紡織城曾經是西安最富、人氣最旺的地方。最近十多來年,這里又成了企業和職工最困難的地區,連自來水都要限時供應,年輕人也不好找對象,許多人對生活都失去了信心,F在看到西安市采取措施繼續高水平發展紡織業,讓我這個老職工又看到了希望!

  歷史包袱變成發展資源

  在紡織城地區,許多干部職工認為,各級黨委、政府下定決心讓紡織產業重新帶動西安城東區域經濟發展,既是一種歷史的傳承,又是立足自身優勢搶抓發展機遇的選擇。
  灞橋區委書記聶仲秋認為,企業破產不等于產業破產,傳統產業也不等于是夕陽產業。他說:“很多人,包括一些專家都認為紡織產業是夕陽產業,沒有前途。但我們考慮到紡織企業轉型必須抱有民生情懷和憂患意識,要立足必須解決大量人口就業的客觀現實,因此紡織城的轉型不可能脫離紡織產業,我們在讓部分紡織企業破產重組的同時,并沒有放棄破壞紡織產業的生產力!
  盡管爭議很大,但大家還是形成了重振紡織產業的共識。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劉國榮分析說,紡織城的“重生”面臨多重機遇:隨著我國東部地區紡織產業向西部的梯度轉移,許多企業在尋找產業承接地;再加上紡織城原有的人力資源、技術優勢,這里的紡織產業具備了新一輪發展的條件。
  重振紡織產業也得到了大量企業職工的認可。原西北國棉三廠職工李玲花說:“人人都要穿衣服,紡織業怎么會沒有前途?過去企業發展不行,主要還是技術、設備、產品落后,附加值太低。升級改造之后,肯定能掙錢!
  西安紡織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柳說:“紡織行業不可能像一些新興產業那樣產生高額利潤,但只要做好了,照樣能夠成為高端產業創造穩定的收益。所以我們對這個行業的發展還是有信心的!
  正是緣于這種共識和信心,建設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改造紡織城老區,再一次成為西安東郊灞橋區經濟發展的引擎。
  “過去紡織產業一直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尤其是職工貧困面廣,穩定壓力大。那時我們的紡織企業想尋找投資商,門檻也低,但客商到那些老廠一考察,搖搖頭都走了!甭欀偾镎f:“現在我們招商門檻高了,客商反而多了。近兩年來,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已引進項目49個,合同引資300億元,已開工項目50個,完成投資89億元,同時新增就業崗位3000個!

  體制創新解決兩大難題

  大型國企破產改制之后,下一步的轉型發展往往面臨“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的難題。西安紡織城的轉型發展中,基層政府通過體制創新使這兩大難題迎刃而解。
  紡織企業改造、升級的資金短缺問題在“騰籠換鳥”中得以解決。西安紡織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柳說,紡織企業搬遷重建過程中,舊廠區的國有土地由政府部門進行統一收儲,按照新規劃開發建設商貿、物流、住宅、文化創意等產業,由此利用土地級差可以為新廠區建設、設備更新、新產品開發籌集資金約15億元。
  聶仲秋介紹,前些年紡織城地區衰落的一大原因是產業單一、產業鏈斷裂。而現在正在建設的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將以紡織企業搬遷和承接東部企業轉移為主,拉長、拉圓紡織產業鏈條,形成紡織集群,實現效益最大化,同時提供充分就業崗位。
  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劉國榮說,園區規劃占地約15平方公里,大約8年時間建成后,不僅能形成約500億元的產值,而且可以提供8萬多個就業崗位,這將為目前紡織城地區約2萬名勞動力的就業提供廣闊的空間,解決老工業基地“人往哪里去”的問題,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的雙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西安高新區:超30億打造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 2010-11-19
· 西安30億大單助力國產大飛機制造 2010-11-18
· 西安新城區:職工工資與企業效益同步增長 2010-11-04
· 西安打造西北最大網上創業園 2010-11-04
· 西安曲江國際光影藝術節開幕 2010-10-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敬東:中國管理稀土資源不違反WTO規則·[思想]財經洞察:透視愛爾蘭危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