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不能再這樣管下去了
——一位教授官員眼中的食品安全
2010-12-21   作者:記者 鄧衛華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從年初海南省的“毒豇豆”事件,到上半年發生的青島“毒韭菜”事件,再到延續三年至今仍頻頻現身的“三聚氰胺奶粉”,我國食品安全從田間地頭生產的源頭、到流通環節中的農獸藥使用、再到工廠加工中的添加劑管理,依然存在較多的漏洞。
    日前,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食品工程專業教授曲徑,這位曾經擔任全國首個“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示范區”——山東省乳山市分管食品安全副市長、至今仍擔任威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調研員的教授官員,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講述了他數十年來從事食品安全管理與研究的看法。以下是他的自述:

    讓無知者有知 食品行業執業資格準入制度亟待建立

    案例點評:最近,湖南省湘潭市遠山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乳酸玉米奶被發現三聚氰胺超標,湘潭市和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驗結果顯示,“遠山乳業”使用的青!皷|垣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嚴重超標,達每公斤68毫克;叵肫穑玻埃埃纺甑剑玻埃埃改,以三鹿奶粉為主的三聚氰胺奶粉曾經造成多名兒童死亡、近30萬兒童受害,給眾多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更令我感到心痛的是,時任三鹿集團董事長田文華在案發后辯訴時表示,她對技術問題并不太懂,相反,她是過于輕信歐盟一則報告中“每公斤奶粉含有低于20毫克的三聚氰胺是安全的”這一說法,從而出現了重大決策失誤。
    一個從事奶粉生產經營管理多年的大型企業負責人,即使在接到眾多用戶的不良反應和投訴后,卻依然輕信歐盟一則報告中的錯誤說法,充分暴露出其對食品安全管理的無知。而目前,由于我國尚未建立起食品行業執業資格準入制度,仍有不少食品企業的高管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常識。
  除了由包裝加工類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餐飲行業發生的食物中毒也不容忽視。我國每年發生在餐飲酒店的食物集體中毒事件見諸媒體報道的都有數十起,而且這些見諸媒體的大多是急性食物中毒。相反,那些慢性中毒和個體中毒的事情許多都被忽視了。食物中毒的原因較多,包括食物腐敗變質、細菌性食物中毒、寄生蟲引起的食源性危害、食品中天然有毒物質等,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掌握不好就可能引致食物中毒。
  對策建議:我國應盡快建立食品行業執業資格準入制度。食品行業關乎人體健康乃至生命,制度的建立應該嚴格,配套的資格考試應該具有較高的門檻,類似現在公信力較高的司法考試。
  目前,我國在餐飲行業已經建立起營養師制度,顯然,保障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比營養來得更為重要,建議在大中型餐飲企業和食品加工企業中強制推行食品安全師駐企制度,在小型企業中建立有針對性的食品安全師培訓制度。

    建立“第三方調查”力量 破除傳統調查“潛規則”

  案例點評:年初發生在全國眾多地方的“海南毒豇豆”事件,是另一件充分暴露出我國有關地方和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環節“自己不作為、同時還不希望別人作為”弊端的事件。
  海南“毒豇豆”事件的發生,源于今年1月25日至2月5日,武漢市農業局在抽檢中發現來自海南省英洲鎮和崖城鎮的5個豇豆樣品水胺硫磷農藥殘留超標。此后,全國各地加大對海南豇豆的檢測力度,又有多個地市發現海南豇豆殘留高毒禁用農藥,除了水胺硫靈外還有甲胺磷。令人奇怪的是,海南省三亞、樂東縣、崖城鎮三級農業主管部門為此展開專項調查,在近半個月的時間里居然都沒有發現違規銷售高毒農藥的情況。而媒體記者在采訪中卻跟隨農民買到了水胺硫磷,并輕而易舉在崖城鎮的柜臺上找到了禁售的高毒農藥甲胺磷。
  更可氣的是,三亞市農業部門有關人員還對武漢市農業局曝光海南“毒豇豆”的做法“十分不解”。三亞市農業局農技服務中心一位負責崖城地區豇豆檢測的檢測員說,這等于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事實上,外省的很多運進海南的蔬菜也會被查出問題,例如白菜有機磷超標,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內部通告”,這已經是業內的“潛規則”。三亞市農業局綜合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周慶沖也認為,按照常規,兄弟單位應該打個招呼,他們可以派技術部門下基層調查,嚴控源頭,但兄弟單位這次的做法“太不夠朋友”,不僅沒有給三亞市留面子,也沒有給農業部留面子。
  如果說,三亞市三級農業部門在近半個月的時間里沒有發現禁用的高毒農藥還僅僅只是“自己不作為”,那么指責武漢市農業部門這種“不希望別人作為”的監管思維和“潛規則”就更令人氣憤。連執法部門監管這樣一條安全的底線都“失守”了,難怪人們說現在是“吃動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沒數”。
  對策建議:目前,為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國家已經成立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充分表明了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但問題在于,食品安全委員會傳導到基層,缺乏一個傳統力量之外的有力抓手。
  建議國家在建立食品行業執業資格準入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由食品安全師、媒體記者等組成的監督調查專家庫,在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后,作為“第三方力量”獨立介入調查并直接向食品安全委員會報告,否則“潛規則”可能會架空食品安全委員會,而中國的食品安全將繼續面臨“潛規則”導致的災難——民眾身體健康受損、食品出口行業受損、中國形象和聲譽受損……

    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 責任追究要嚴厲更要公開

  案例點評:今年食品安全領域還有一件讓人痛心的事情,就是清明節前后發生在青島的“韭菜中毒”事件。事件本身不算大,共有9人因此中毒,沒有造成人員死亡。
    但之所以讓人感到痛心,就在于不合格韭菜的產地,除了高密市夏莊鎮、河崖鎮,還有鼎鼎大名的壽光市稻田鎮。說實在話,就是“壽光市”這三個字刺痛了我的心。一個幾乎拿遍了中國所有有關農產品種植、交易及安全最高榮譽的地方,卻栽在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韭菜種植上。
  消費者在質疑,到底我們還能相信哪個地方的農產品;而壽光市稻田鎮的農民劉志學當時也在惋惜:“‘毒韭菜’把壽光韭菜都給拖累了,我家種的韭菜從來沒有打過高毒農藥,現在賣不出去,白白受損失!
  更讓人痛心的是,關于毒韭菜事件的處理,后來便沒了有關責任人處理的下文,至少我在媒體包括網絡上都沒有找到公開報道處理責任人的情況。所以只能推斷,要么沒有處理;要么即使處理了,也是“內部處理”。
  這讓我想起了2008年震驚日本朝野的“毒大米”事件——即將含有黃曲霉毒素、殺蟲劑甲胺磷等有害物的工業用米銷售為食品用米,盡管日本農林水產省及厚生勞動省表示,沒有收到以問題大米為原料的食品損害人體健康的報告。
  但此事發生后,卻導致日本毒大米代理商、奈良縣廣陵町一家米谷銷售公司的社長中川昭一在家中自殺,日本農林水產部大臣太田誠一也因此辭去職務。
  兩相對比,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我們的食品安全總是讓領導和老百姓的心都懸著了。如果對相關責任人沒有嚴厲的處罰,我們的食品安全將很難找到“一條光明的出路”。
  對策建議:食品安全管理,重在基礎和基層。農產品安全是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源頭,實施以縣為單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是保障農產品安全和食品安全一條不錯的路子。
  在行政級別相同的情況下,縣域負責人對本縣域的控制力明顯強于一般的部門負責人。從2007年到2010年上半年,我出任乳山市副市長,在乳山市推行“管理無盲區、投入無違禁、產品無公害、出口無隱患、百姓無擔憂”的“五無目標”區域化管理,建立起以鎮為功能區域、以企業為管理中堅、以村為基本單位的責任落實和追究體系,嚴格農獸藥市場準入和流通管理,90家經營店因此停業,2人因銷售違禁農藥被治安拘留。
  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的核心,就是在基礎環節截住違禁農藥進入所轄區域的路子,在基層環節加大對農民安全種植特別是安全用藥的培訓力度,關鍵在于“真抓實干”。與我國現行行政管理制度相契合的區域化管理模式,加上在責任追究上做到“嚴厲與公開”并重,可以較好地防止“壽光稻田鎮毒韭菜”重現市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食品安全,監測應走在前面 2010-11-11
· 惡性營銷在食品安全傷口上撒鹽 2010-10-22
· 食品安全,政府該負什么責 2010-09-06
· 李克強:食品安全問題多發地區要問責 2010-08-19
· 食品安全繞不過去的個人送檢 2010-08-1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罕U匣久裆煙o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