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中國社會建設
2010-12-27   作者:記者 李江濤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日前在北京工業大學舉行的中國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提出,中國已進入以社會建設為重點的新階段,加強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成為新時期面臨的新的主要任務。
    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陸學藝在題為“以社會結構調整推動社會建設”的發言中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有了極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普遍改善。然而,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近些年來各種社會問題、社會矛盾、社會沖突此起彼伏,負面的消息增多,社會穩定日益成為突出的問題。從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的階段性變化規律來看,中國已進入發展的新時期,加強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成為新時期面臨的新的主要任務。
    陸學藝教授指出,所謂新階段,是指前30年以經濟發展為主的階段轉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階段。所謂新任務,就是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條件下,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重點加強社會建設,進行社會體制改革,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會事業建設,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針對當前存在的對社會建設內涵和任務的爭論與探討,陸學藝從“社會結構”角度提出,社會建設的核心任務是調整和優化社會結構,即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經濟結構相協調的社會結構。只有調整資源與機會在社會成員間的配置,促進現代社會結構成長,才能積極推進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立平說,從自主性和組織化的角度來看,當前中國社會的發育還處于一個較低水平。社會組織無論從其自身發展來看,還是從其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極為有限的。首先,民間組織數量雖然有了較大增加,但依然缺乏真正的自主性和自治性。其次,社會各個部分的發育程度也是不均衡的。此外,社會組織發展的不均衡突出體現在勞資關系中。
    孫立平認為,社會建設應著眼于三個重要維度:以社會結構為基礎,以社會組織為載體,同時以社會制度為保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2010-10-14
· 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社會建設的生命線 2010-07-23
· 肖超英代表:加快補齊社會建設“短板” 2009-03-09
· 向社會建設投資會影響經濟發展嗎 2008-03-03
· 集體談判與和諧社會建設 2006-10-24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罕U匣久裆煙o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