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主推"農超對接"減少流通成本
求解農產品價格上漲難題
2010-12-30   作者:記者 孫韶華 白田田/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29日,在商務部和農業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農超對接”現場會上,兩大部委主推“農超對接”,合力重塑農產品流通渠道。
  “‘農超對接’作為一種現代的新型的流通方式,減少了流通環節,使產品減少了損耗,農民增加了收入!鄙虅詹坎块L陳德銘說,2009年,在中央財政大力支持下,商務部與農業部共同開展農超對接,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初步統計,2009年,“農超對接”推動農產品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0%至15%,全國有2000多家零售企業不同程度開展了農超對接,有的蔬菜農超對接比例超過50%。
  此外,“農超對接”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農超對接支持農產品質量認證近1000個,山東家家悅還利用國際標準指導19家合作社開展無公害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加強了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僅2009年17省市試點企業建設205個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冷庫,新增庫容30萬噸;促進了農民收入增加,通過農超對接培育農產品品牌800多個,參加對接的農戶年均增收4000多元。
  “兩節”臨近,控制菜價仍然任務艱巨。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現在農民抱怨農產品賣不上好價,城市居民抱怨“菜籃子”產品價格過高,主要問題在于中間環節太多,成本太高。
  河南省商務廳副廳長魏國庭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傳統農產品流通方式是層層批發,層層消費,價格層層加碼。由于流通環節多,成本高,消耗大,終端的消費者總是覺得價格太高。
  中長期來看,成本的上漲是推動農產品價格高漲的重要原因!傲魍ǔ杀菊嫁r產品價格的比重達到30%至40%,”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減少流通環節和流通成本,是減少終端消費價格的重要因素!
  據介紹,按照一般果蔬銷售流程,從農民經紀人、批發商、供應商,最后到超市物流采購,通常要經過4個以上的環節。各類中間商的存在,使得最后的成本至少上升5%至10%。而通過直采模式,農產品直接從基地到達超市賣場,原先被中間商賺取的利潤可直接轉移到農民和消費者身上。
  浙江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副處長陳如長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浙江人本超市有限公司農產品直采比例為56%,通過基地直接采購,降低流通成本近25%;華東區華潤萬家超市通過基地直采,使生鮮農副產品價格降低兩成左右;杭州聯華華商集團通過“農超對接”,農產品收購價高于販銷戶8%至26%,零售價卻比農貿市場低15%至40%。
  陳如長說,兩年以來,浙江省“農超對接”項目總投資已達8.79億元,還將帶動后續投資。
  陳德銘在會上表示,力爭“十二五”期間大中型城市生鮮農產品經超市銷售比重翻一番,達到30%。不過他也指出,“農超對接”要在大型配送體系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中小型城市和沒有抗衡價格風險的小規模超市還不完全具備“農超對接”的現實條件,因此,集貿市場、產地批發、銷地批發等流通形式都會共同發展。
  在不久前的商務工作會議上,陳德銘曾透露,由商務部牽頭的《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框架》將首次上升為國家級專項規劃。據悉,在這份規范中,促進城鄉內貿流通業及農產品流通業的發展,占據了很大的篇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密集拋儲令農產品價格走弱 2010-11-23
· 明年農產品價格漲幅或逐漸縮小 2010-11-22
· 農產品價格難現拐點 2010-11-17
· 抗通脹調控政策指向農產品價格 2010-11-17
· 穩定農產品價格的治本之道 2010-11-0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