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破發傷及疲弱的市場信心
2011-01-12   作者:熊欣  來源:證券日報
 
  新年過后,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呈多發態勢,這個現象引起市場各方的高度關注。僅僅在5個交易日內,就有創業板新股安居寶和中小板新股海立美達相繼在上市首日破發,跌幅分別為2.65%和1.6%。近一階段新股頻頻“破發”,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首先,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效應還在持續發酵,在落實第二階段改革措施的基礎上,亟待進一步完善后續配套改革措施。
  自去年11月1日起《關于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施行以來,新股發行二次改革實施已有兩個多月?傮w來看,改革效應還在持續發酵中,備受詬病的“高發行價”、“高募集資金”、“高市盈率”的三高現象正在逐步解決過程中。
  事實上,早在《關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2009年6月發布、A股融資功能迅速恢復以來,新股發行過程中的發行定價偏高、上市公司超募嚴重、新股上市破發等問題就始終存在。
  其中,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市盈率相對較高的問題比較突出,反映出市場內在約束機制還不完善,風險意識有待強化。市場力量和中介機構在市場定價、調節供求等方面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中介機構還要落實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加大風險警示,更好地引導投資者增強風險意識。
  監管層對此亦是不懈求解,積極推動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一步步深化。監管層已經明確,在今后的改革中將朝著兩個方向努力:一方面是更加市場化;另一方面是進一步促使市場各方歸位盡責,形成市場約束機制,為從核準制向注冊制過渡培育可靠的市場基礎。
  其次,從市場自身角度而言,一級市場的持續高估值發行不可持續,短期內風險加大。
  在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啟動以來,新股發行的“窗口指導”逐漸弱化和退位,市場化發行走上前臺。不過,由于各市場主體對改革的認識尚需逐步深化和適應,尤其是中介機構未盡其責,導致新股發行過程中的“三高”現象層出不窮,甚至呈愈演愈烈之勢。
  客觀的數據忠實記錄了部分新股發行中的“瘋狂”。創業板沃森生物曾創造了133.8倍的“天價”發行市盈率,隨后便被星河生物以138.46倍超越,不過,新研股份則以150.82倍的發行市盈率再次改寫了這一紀錄。在發行價格方面,海普瑞曾創造了148元的高價發行神話,湯臣倍建又以110元發行價成為創業板的“新貴”。
  針對其間中介機構職責的缺失,有消息稱管理層打算在未來的改革中,將“把以保薦機構為首的中介機構牢牢拴在公司上市環節”,將中介機構每一步工作都留痕,出現失誤將被記錄和規范,以清晰上市過程中各個主體的職責。這顯然將對中介機構的行為帶來極大影響,從而改變新股發行中不合理的三高現象,降低市場風險。
  再次,當前市場情緒面過于悲觀,對市場整體運行帶來不利影響,需要逐步尋找方向和突破點。
  去年11月份以來,市場便處于持續震蕩階段;近期的新股頻頻“破發”,更是進一步打擊了市場人氣。分析人士認為,從此前歷史數據來看,新股發行市盈率過高之后,往往會出現一段較為集中的破發期,對新股發行價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不過,間接的負面效應可能就是誤傷了本已疲弱的市場信心,從而對市場整體運行帶來不利影響。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呂立新:新股接連破發緣于發行“三高” 2011-01-18
· “新股首日破發”期待“發行失敗” 2011-01-18
· 不要拿市場化當新股破發的遮羞布 2011-01-18
· 五新股開盤全部破發 2011-01-18
· 胡曉輝:高市盈率難維持導致新股頻繁破發 2011-01-1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易憲容:央行揮動穩健貨幣政策大棒·[思想]陳曉彬:“民企參軍”將實現強軍富民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