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瓷土,瓷都還有沒有未來
2011-05-25   作者:本報記者 沈洋 胡錦武/采寫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景德鎮清代鎮窯重燃窯火,世界上最古老的陶瓷生產線恢復商業生產。記者 章武/攝

    1868年德國地質學家李;舴噎h球行,在江西景德鎮市瑤里鎮高嶺村,他看到當地人把腳底的土放入1300度高溫的窯爐,燒成了貢奉給皇帝的陶瓷。李;舴覍⑵涿麨椤案邘X土”,使其成為至今國際通用的陶瓷術語。
  這位偉大的地質學家沒有預測到,140年后他命名的這種瓷土經過自宋代以來的挖掘已近枯竭。2009年,以千年瓷都聞名的景德鎮市成為國務院批準的第二批資源枯竭性城市。
  沒有瓷土,這些年已經在內生困惑和外來競爭夾縫中掙扎的瓷都,該向何處去?

  眼里的榮耀心底的痛

  景德鎮,一座浸潤在千余年陶瓷歷史和文化中的城市。
  御窯遺址,一位九旬拉坯藝人僅用幾分鐘就完成了絕活——13節空心寶葫蘆瓶。年事已高與技法嫻熟形成鮮明反差。而在景德鎮千余年的制瓷史上,像這樣的陶瓷藝人燦若群星。
  景德鎮制瓷史追溯到漢代,為帝王燒造御瓷600多年,宋景德年間皇帝賜年號為當地名,明清時期奠定“瓷都”地位。鄭和下西洋時,船上裝載著景德鎮的瓷器,從此開啟了海上絲綢之路。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凡爾賽宮,都有來自景德鎮的藝術珍品。
  2001年在中國舉行的APEC會議上,與會各國元首的餐具來自景德鎮;2005年,老布什夫婦為慶祝結婚六十周年大宴賓朋,選中景德鎮設計的餐具。而1979年鄧小平訪美時送給美國總統的禮物,就是景德鎮的青花松鶴瓶和色釉雙耳瓶。
  景德鎮因瓷建、因瓷興,亦因瓷困。
  經過千余年開采,高嶺土已近枯竭,景德鎮早就需要從附近的縣市甚至于外省市購進瓷土。然而,最令人擔憂的還不是瓷土的枯竭!叭绻麆撔驴萁,景德鎮將淪落為一個符號!本暗骆偸星叭问虚L李放說。
  鼎盛時期景德鎮有十大國有瓷廠,因為體制困惑一夜之間幾乎全部趴下。國退民進的體制改革中,民營企業沒有充足的活力跟進。除了藝術瓷,景德鎮的日用瓷早無當年的風光,研發乏力、規模萎縮、市場丟失。而在建陶衛浴領域,景德鎮幾乎一片空白。本世紀初,景德鎮陶瓷產業產值只有2億元,在全市經濟總量中不足10%。2008年,景德鎮陶瓷產業產值上升至70億元,但1995年時陶瓷產業規模與它相當的潮州已經超過了200億元。廣東、山東、河北等產瓷區都有陶瓷行業的上市公司,而千年瓷都景德鎮卻沒有一家。
  讓景德鎮人覺得從天上被狠狠摔到地上的是,2004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協會將“中國瓷都”的稱號頒給了潮州,而其它各個機構評出的6個瓷都,無一有景德鎮。
  2005年臺灣海暢集團在景德鎮投資設立法藍瓷公司,生產部經理張元生說:“法藍瓷的研發設計中心放在臺灣,銷售中心放在福建,景德鎮只是生產基地!痹,景德鎮是全國制瓷中心,但那不是簡單的生產中心,而是文化、創作中心。當周邊一些農民也加入景德鎮制瓷隊伍,粗制濫造、一米多高的瓷瓶只賣100多元的時候,這種中心的地位逐步消失。廣交會上,國外客戶對這座千年瓷都感到陌生,而打著景德鎮旗號的國外陶瓷產品展銷更是砸牌損譽。

  在選擇中考量

  重振瓷都雄風,景德鎮面臨的選擇太多:是延續手工生產還是發展大工業生產?是培養本土企業還是扶持外來企業?是以日用陶瓷為主還是建筑、衛浴、日用、特種陶瓷全方位發展?在選擇中瓷都考量著繁榮的路徑。
  盡管有十萬陶瓷工人,陶瓷產業在景德鎮并不能真正成為支柱,昌河汽車、飛機等機械制造產業支撐起景德鎮的經濟和品牌。景德鎮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本土稀有的國有控股規;沼么缮a企業,月產量約50萬件,而此前國有瓷廠紅光瓷廠月產達到220萬件。全景德鎮有近萬家陶瓷企業,但真正上規模的只有100家。規模太小是當地歸納的景德鎮陶瓷業落后的主要原因。
  在許多大師級人物強調工業化生產會壓制陶瓷藝術個性的時候,政府部門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招商引資。臺灣法藍瓷將藝術融于日用品,無疑給了景德鎮最大的震動。明明是一個盤子,卻飛出一只蝴蝶,不是畫在其中而是雕于其上。景德鎮陶瓷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馮雙喜說,“它顛覆了我們的傳統思維和設計理念。它成功了并不只是靠個好政策!
  法藍瓷已進入全球6000個銷售點,它似乎已經回答了流水線上的大工業化生產能否承載景德鎮文化底蘊的問題。然而,景德鎮的環境、資源、交通能否承載大工業化的陶瓷生產?多年來在建陶衛浴領域保持空白的景德鎮,近幾年來引入了10多家沿海建陶衛浴企業,其中不乏樂華、金意陶、特地等知名企業。
  一條建筑陶瓷的生產線年產值可達1億元,而一條日用陶瓷生產線產值只有一兩千萬元。景德鎮目前100家規模以上的陶瓷企業中,64家日用瓷企業,2008年產值為23億元,比上年增長29%,而10家建陶衛浴企業2008年產值為16.7億元,比上年增長569%。建陶對當地的經濟貢獻顯而易見。
  景德鎮瓷局副局長劉子力說,規模不是第一位的,品位第一,我們要做高端產品。從佛山遷入景德鎮的特地陶瓷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柳說,到景德鎮來我們的原料、運輸成本是上升的,但沖這塊金字招牌我們還是來了。

  瓷土已枯竭瓷魂不可丟

  瓷土枯竭的景德鎮,瓷韻應猶存,瓷魂不可丟。動人心魄的陶瓷藝術是景德鎮的魂魄、精髓。
  應政府部門邀請到景德鎮來做創意文化產業調研的一家北京投資公司董事長劉亞軍說,意大利、西班牙都不產陶瓷原料,但卻成為陶瓷產品設計、研發中心。景德鎮要有這樣的志氣和魄力,成為陶瓷藝術的戛納。
  景德鎮確實具備這個條件,景德鎮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3人,有上千人獲得高級工藝美術師職稱,有上萬名陶瓷藝術從業者和愛好者,是全國陶瓷工藝美術人才最富集的地區,這里還有全國唯一的陶瓷本科院校景德鎮陶瓷學院。如果讓大師們的智慧貫穿于整個陶瓷產業大格局,景德鎮就大有希望了。
  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國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的郭立說,景德鎮陶瓷產業衰落主要是因為規模小,但它的文化內核還在、技術核心還在,優勢還會凸顯。工程中心的任務是承擔行業共性基礎性工程技術,我們要把它打造成陶瓷界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使之成為世界上頂尖陶瓷專家和產品云集的場所。
  而在景德鎮瓷局局長閆浩看來,景德鎮新的起飛是高精尖陶瓷,而且已經初顯端倪。景德鎮目前確立了以建筑衛生陶瓷為主體,藝術陶瓷為特色,高技術陶瓷、日用陶瓷為重點的陶瓷格局。閆浩說,“我們的目標是在景德鎮可以買到所有類型的陶瓷產品,力爭到2012年實現陶瓷產業規模、經濟效益躍居全國產瓷區前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景德鎮市民購買昌河汽車續享政府補貼 2011-01-27
· 景德鎮:仿古瓷也能拍出高價 2010-10-22
· 景德鎮歷代官窯珍品大全完美復原 2010-07-20
· 景德鎮十大瓷廠博物館建成 2010-06-18
· 中央財政3.1億支持萍鄉、景德鎮兩市轉型 2010-05-1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