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原社長張景安在第13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上表示,中小企業迫切需要有風險投資的環境,使創新的幼苗能夠長成參天大樹,資本市場在其中是關鍵因素。 張景安說,世界各國在制定本國技術創新的政策時,都把發展風險投資作為有力的工具。他指出,中國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成為經濟強國。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一條得益于當年的合資引進和全球化的政策。 他同時指出,由于許多產業發展主要依賴引進的國外技術,使得我國下一步的經濟發展遇到了困難!皬穆撓氩①廔BM來看,核心技術更是難以引進。另外,我們多年引進的技術,大多數又是資源能源消耗型,污染環境,未來我國要繼續保持經濟持續的增長,關鍵要突破環境資源的制約,但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這些就要靠自主創新,而創新離不開風險投資。引進國外技術只能縮小差距,自主創新才能決勝未來!睆埦鞍脖硎,我們提出自主創新,并不是排斥引進,因為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領先。但是,目前這種依賴引進、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狀況,必須通過自主創新來改變,實現內生增長發展方式的轉變,這樣才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張景安指出,創新產業化需要與風險投資合作。但有的企業不愿意與金融家或者風險投資家分享自己的知識資源,大批企業因此無法成長。此外,中國的科技人員習慣于關起門來搞科研,存在著基礎研究不基礎,應用開發不實用,自由探索不自由,資本圍著項目走等現象,這種體制缺陷是急功近利的原因之一。國外是互動創新,我們的互動不夠,不少好的東西無形中消耗掉了,錯過了時機或已被人取代,沒有在經濟中發揮作用。 張景安表示,創新之戰關系到未來,但是目前創新的中小企業普遍難以獲得資金,最近到幾個地區調研,所到之處,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嚴重,早期資金更為奇缺。中國的中小企業迫切需要有風險投資的環境,使創新的幼苗能夠長成參天大樹,資本市場在其中是關鍵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