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財經頻道從工信部網站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日前共同發布了《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報告指出,后幾個月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環境將更趨復雜,但總體上仍將處于可控范圍。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左右。 報告稱,受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的影響,再加上能源原材料價格高位波動、用工成本上升、煤電油運等要素供應緊張以及利率匯率調整、企業融資困難等多重因素疊加,經濟運行正處在變化的敏感期,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地區對經濟運行外部環境變化的反應也不盡一致,工業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增加。 報告指出,工業經濟運行外部環境總體趨緊。分別表現在,影響全球經濟持續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三大拉動因素總體呈趨緩走勢,能源資源和勞動力等要素價格大幅攀升,小微型企業反映融資難問題突出,電力供應緊張形勢加劇。 報告指出,今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在中央進一步擴大內需、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下,工業經濟運行的平穩性和協調性都在進一步增強。同時,經濟運行的外部環境也更趨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投資依舊將拉動工業平穩增長的重要力量。隨著水利投資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推進,以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加快、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等政策措施正在發揮作用,加上“十二五”各個重點專項規劃陸續發布實施等,會對下半年工業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形成良好支撐。國內消費市場平穩發展有利于工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上半年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下半年調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社會保障以及消費環境繼續改善,都將對消費起積極作用。出口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原材料行業受需求拉動將穩定增長態勢。投資是拉動原材料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1-7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然保持在25.4%的較高水平;其中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33.6%,全年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隨著“十二五”新項目的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國家鼓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政策逐步落實,都將直接拉動鋼材、建材等原材料類產品生產穩定增長。預計全年原材料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左右。 ——裝備制造業全年增速可以保持在一個適度增長區間。從前7個月運行情況看,裝備制造業增速呈現逐月回落態勢,特別是7月份部分投資類產品生產同比出現負增長,對此需要引起高度關注。但總體來看,除了汽車行業繼續呈現調整性的增速回落外,受國家加大基礎建設和支持“三農”政策利好帶動,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產業等,裝備工業仍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和持續的動力。預計全年裝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左右。 ——消費品工業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隨著居民收入增加特別是農村居民收入增加,更多鼓勵消費政策出臺,在國內消費支撐下,消費增長仍將是帶動消費品工業穩定增長。同時,出口的不確定性將對消費品工業產生一定影響。預計全年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增速穩定在14%左右。 ——電子制造業運行態勢將主要取決于出口。由于全行業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產值的60%以上,出口大幅波動對行業運行影響很大。當前,在成本費用大幅上升擠壓下,四分之一企業虧損經營。預計全年電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在14.5%左右。 報告指出,綜合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后幾個月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環境將更趨復雜,但總體上仍將處于可控范圍。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左右。(中新網財經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