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互聯網產業已成為通信和互聯網產業的新趨勢!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呓諒臋嗤耸刻帿@得的《通信產業“十二五”規劃》和《互聯網產業“十二五”規劃》中,都已將無線互聯網產業寫入我國“十二五”期間產業發展規劃中。
事實上,對于無線互聯網產業的廣闊前景,業內已經達成共識,特別是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三大運營商,已經開始通過實施無線城市戰略,來積極搶占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制高點。
三大運營商加快步伐
中國移動相關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早在2008年左右,中國移動就已經意識到無線互聯網將成為未來業內的發展趨勢,并將給整個通信產業和互聯網產業帶來新一輪產業機遇。因此,中國移動提出了無線城市戰略,同時在珠海、廈門、北京等城市展開試點,并逐步向全國推廣。
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已展開各自的無線城市戰略,并加快了建設速度。從2010年10月至今,中國移動已與26個省份的161個城市簽署了無線城市建設的合作協議。根據規劃,到今年底,將有超過1600萬活躍用戶成為無線城市的受益者。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也在各地跑馬圈地,布局無線城市建設。
中國移動總裁李躍強調,要面向各行各業,搭建無線城市平臺,大力推動社會信息化,使移動通信服務和信息化產品更廣泛深入地融入各行各業中,不斷擴大在各行各業中的信息服務份額。他認為,無線城市是推進無線寬帶發展、促進移動信息服務融入各行各業的抓手,也是實施四網融合發展、物聯網應用、信息化推廣戰略舉措的集中體現。
業內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和幾年前對比,目前的市場環境和技術能力都已經得到改善,運營商已經具備了全面建設無線城市的能力。
中國移動珠海分公司總經理徐剛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我國大規模開展無線城市建設的條件已經具備。首先,手機上網的用戶日益增多,移動互聯模式日漸成熟。其次,最大的技術障礙也得以解除!耙酝褂2G網絡,移動互聯網帶寬不夠,部分業務受限,而3G網絡的到來,使帶寬不夠的瓶頸得以突破!毙靹傉f。
“由于前期投入太大,我國無線城市的建設還沒有實現盈利,但已經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運作模式!毙靹傉f。中國移動從無線城市建設中獲得的主要收益,包括數據流量收入和客戶服務收入這兩塊。隨著無線技術和應用市場的發展,政府、運營商和第三方廠商通過積極實踐,已初步建立起一個兼顧公眾服務和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
據介紹,目前中國移動承建的無線城市群正在逐步形成。廣東省已在21個地市建設無線城市平臺,3G網絡已實現縣城以上人口100%覆蓋。江蘇省將加速打造以南京等主要城市為核心的江蘇無線寬帶城市群。福建、湖北等地也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覆蓋規模的無線城市群。
覆蓋加應用雙管齊下
在推動無線城市建設過程中,中國移動等運營商目前都采用了“覆蓋+應用”的模式。對此,中國移動北京公司相關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之所以采用“覆蓋+應用”的模式,是因為一方面,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信號覆蓋,確保無線城市的各項應用;另一方面,通過提供各種實用的、和百姓生活社會生產息息相關的應用,吸引用戶使用,進一步使無線城市得以推廣。
據中國移動方面介紹,為了加速無線城市覆蓋,中國移動配合最新技術,采用了全新的網絡建設策略,將極大地推進無線城市的建設進程。目前中國移動正在城市地區大力建設WiFi熱點,這樣做可以極大地增加網絡覆蓋和可靠性,也為用戶訪問無線城市各類應用提供了方便。目前北京等地區的WiFi熱點建設令人滿意,預計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北京市區可以實現WiFi信號無縫全面覆蓋。
而在珠海和廈門等地,中國移動則結合最新的TD-LTE技術,進行網絡覆蓋。中國移動廈門分公司相關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廈門等地的無線城市建設,未來將是“四網融合”的態勢,即GSM、TD-SCDMA、WLAN和TD-LTE網絡。屆時,四張網絡相輔相成,能夠有效緩解數據需求帶給網絡的壓力。在應用推廣方面,三大運營商均瞄準了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項領域。在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展示大廳,記者看到,用戶只需通過手機登錄北京市民主頁,便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公交、社保、公積金查詢等10余項個人生活信息。
在珠海,中國移動珠海分公司則推出了一系列智能交通應用,用戶主要輸入自己上下班乘坐公交的線路,就能收到提示信息,提示信息會告訴用戶,目前公交行駛狀態,并會在離用戶上車車站的前三站通知用戶。
據中國移動總裁李躍介紹,在無線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網絡運營商與政府合作,圍繞本地資源發展本地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無線城市,為公眾提供了許多便民服務。目前中國移動已經推出了“政務、公共事業、交通、醫療、教育、就業、金融、旅游、生活服務、消費購物”十大門類、50個重點應用。
缺少國家級頂層設計
盡管無線城市在各地發展得如火如荼,但在采訪過程中,不少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無線城市的發展目前缺少國家級的頂層設計,將會給無線城市未來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困難。
中國移動福建公司相關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目前各地在無線城市硬件建設前期,缺少必要和統一的規劃。未來隨著用戶對無線城市和各類應用需求的不斷加大,無線城市將會和交通系統、通訊系統等各種市政設施一樣,成為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應該將無線城市建設列入城市規劃中。在建設道路、小區時應該將無線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考慮其中,進行配套建設。如果可能,還可以學習上海,對無線城市建設進行立法,確保無線城市建設的順利進行。
除了對無線城市建設進行全局性的規劃外,還有業內專家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無線城市能否為公眾提供良好的服務,還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積極配合,開放信息資源。
中國移動廈門分公司黨委書記雷煥文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珠海等地在開展無線城市工作中發現,市民對和自身生活聯系最緊密的無線城市應用需求最為強烈,使用也更加頻繁,例如,公交車次實時查詢就深受珠海等地市民的喜愛。但這些應用所需的數據和信息,需要交通部門等政府機構全力支持,否則就無法為市民提供更多有效和便捷的服務。
李躍指出,要積極依靠政府加快無線城市布局和發展。通過WLAN、TD-SCDMA和2G網絡為無線城市提供質量更高、覆蓋更廣的承載網絡。積極把電子政務、行業應用等匯集到無線城市平臺,更有效地擴大生活服務份額和信息服務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