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科技于12月9日發布了現金加定向增發股票的方式,收購宇瀚光電100%的股權,對價總額為3.7億元。由于宇瀚光電是美國蘋果公司Macbook產品和Mac
Desktop產品銘板的主要供應商,則通過對宇瀚光電的股權收購交易,使原本經營業績平平的金利科技披上了“蘋果概念”的閃亮外衣,由此也觸發了二級市場股價飆漲的激情。
但是,金利科技收購宇瀚光電股權真的是那樣物超所值嗎?其實仔細琢磨此項投資計劃卻能發現其中并不乏“看點”。
蘋果概念資產,真實業績平平?
根據金利科技公布的本次定向增發加現金收購資產相關財務數據顯示,宇瀚光電2011年1~9月已經實現凈利潤4003.79萬元,但是交易對手方針對宇瀚光電2011年全年凈利潤承諾金額卻僅為4320萬元,意味著2011年第四季度僅能實現凈利潤317萬元左右,是否意味著擬收購資產的盈利波動性很大?同時,2012年承諾凈利潤金額4014萬元相比2011年承諾金額還少306萬元,是否預示著擬收購資產的盈利增長放緩甚至出現衰退?
如果以交易對手方承諾凈利潤為測算基準,2014年預計實現凈利潤金額為4725萬元,是2011年預計實現凈利潤金額4320萬元的109.38%,年復合增長率僅為3.03%,對于一家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來說,這樣的盈利增長水平實在有些乏善可陳?梢,即便披上了“蘋果概念”的閃亮外衣,宇瀚光電也不是一塊盈利能力高且增長強勁的優質資產。
突擊申請專利,為高溢價鋪路?
金利科技在本次收購計劃中,針對宇瀚光電的估價高達3.7億元,相比收購標的目前賬面凈資產金額7168.02萬元,大幅溢價,交易對手方投資增值率高達416%。對此,金利科技解釋為“截至本預案披露日已獲得14項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其價值均未在財務報表中體現”,可見這14項專利權對于宇瀚光電的股價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或許也是金利科技收購宇瀚光電股權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值得市場關注的是,宇瀚光電這14項專利的授予日期2011年9月30日,而這一天恰是金利科技針對收購宇瀚光電股權而做出連續停牌決定之日,很顯然是為了促成本次交易而做出的突擊申報專利行為,那么這些專利的申請是否本身就是在為早已“預謀”好的高溢價收購找理由?同時,突擊申請專利的行為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部分專利權的申請并非宇瀚光電經營所必須,否則早就應該對這些技術申請了專利。更何況,這14項專利均為實用新型專利,沒有一項是附加值較高的發明專利,那么這是否對應著專利權的實際價值并不高?只不過充當了宇瀚光電高溢價的嫁衣?
高溢價收購,涉嫌利益輸送?
收購標的宇瀚光電成立于2001年,但是在2009年時還出現了經營性虧損,可見背靠蘋果之前的宇瀚光電經營情況并不樂觀,對這樣一個嚴重依附于蘋果公司的生產商,金利科技竟然給出了416%的收購溢價率,此舉實在談不上高明。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金利科技的實際控制人薩摩亞SONEM
INC,和本次交易對手方的實際控制人康銓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最終控制人均為臺灣籍。在臺灣這個范圍本就不大的地域,又是同處于手機銘板生產行業的雙方,很難讓人相信他們此前不互相認識,那么金利科技是否涉嫌通過高溢價率收購向“老朋友”進行利益輸送呢?交易對手方康銓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或許也樂于將金利科技這家已在A股上市、手握大筆超募資金的公司作為產業套現的平臺,并將本次交易作為資本退出的具體實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