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布局農業股 種業有望異軍突起
2012-01-07   作者:記者 張小潔/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中國股市的開年投資主題總少不了農業股的身影。經驗表明,一季度往往是農業股表現最好的時期,兩會前夕接連出臺的惠農政策,春風化雨般滋潤著農業板塊。歷史一再重演。本周,農業部公布了《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隨后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預期將繼續聚焦農業的2012年“一號文件”也頒布在即。在政策利好的支撐下,農業板塊上漲行情可期。

    農業股靜候政策催化劑

  市場真誠期待農業股行情,即便本周農業板塊表現依舊低迷,市場仍然相信農業股將在短期內成為炒作熱點。信念緣于經驗。近年來的經驗是,歲末年初是農業相關政策頻繁出臺的關鍵時期,農業股在一季度估值提升的可能性較大。已有資金提前蟄伏農業板塊,它們在耐心等待政策催化行情。

  農業股熱身

  12月26日,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一日,農林牧漁板塊農業板塊午后走強,逆市飄紅領漲,整體漲幅達1.45%。板內個股逾八成收紅,新農開發漲停,羅牛山、敦煌種業盤中觸及漲停后收盤漲幅分別回落至8.46%、6.10%。
  有分析認為,這是農林牧漁板塊新一波行情的標志性事件,農林牧漁連收兩根陽線,或為“一號文件”行情熱身。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興業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基于對農業2011年至2012年第一季度業績樂觀、板塊估值處于歷史均值水平、農業板塊持續的熱點和政策扶持,給予農業板塊推薦評級。
  《金融投資報》援引成都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觀點稱,從歷史經驗看,歲末年初農業板塊都有一波不錯的行情,因此農業板塊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目前一些消息敏感的資金已提前進場吸籌,投資者也可提前布局。
  不過,農業板塊行情熱身僅維持了一日。由于各機構對通脹的樂觀預期,農業板塊的表現或將受到影響。
  方正證券農業食品行業分析師張保平表示,農業板塊走勢與通脹有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在一致預期2012年CPI下降趨勢下,農業板塊跑贏大市是小概率事件,而業績增長確定的子行業將是2012年農業投資主基調。
  上述成都分析師也指出,從整個農業板塊的炒作來看,除了種子板塊因相關扶持政策持續出臺而備受資金關注外,畜牧股、水產股等農產品股股價上漲的催化劑更多是在于產品價格上漲或突發性事件方面。比如上半年風光無限的豬肉股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因此,在目前CPI拐點下行、多數農產品價格震蕩回落的背景下,再加之大盤持續低迷,農業板塊很難有起色,只有等后續力度大的扶持政策出臺,才會成為板塊的催化劑。

  基金提前布局

  農業板塊吸引了一些基金提前布局。
  《中國證券報》援引敦煌種業三季報顯示,基金公司早已駐扎其中。截至三季度末,4只基金持股總量占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比例達到11.58%。其中,基金科瑞和工銀瑞信穩健成長自今年年初開始,就已躋身敦煌種業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而新農開發三季報顯示,嘉實量化阿爾法也在今年三季度就開始進入,至三季度末持股數占新農開發流通股的比例為0.16%。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嘉實主題精選持有新賽股份的流通股比例為2.63%,成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股東;隆平高科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兩只基金為新進,另兩只基金于三季度增持該股,基金持股數占流通股比例合計為6.76%。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在多數農業股三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均可見到基金身影,但是基金持有農林牧漁行業股票占其凈值的比例同比略有下降。根據天相投顧數據,截至三季度末,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所持有的農林牧漁行業市值占基金凈值的比例為0.83%,較去年同期的1.11%下降了0.28個百分點。

  資本“育種”中國農業春天

  短期看來,一號文件將對資本市場農業股構成利好支撐。長期觀測,農業上市公司已有一批企業具備業績持續增長潛力和預期,值得長期看好,投資中國農業的春天隱約可見。
  “中國農業正以其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不斷吸引著國內外各種資本力量!鞭r業部總經濟師張玉香10月底在中國農業投融資洽談會上如是說。
  “稀缺決定愿景”,上周末出版的《財經國家周刊》刊發文章寫道,農業成為投資的朝陽產業,成為不少投資者的共識。
  文章援引農業咨詢機構艾格農業數據顯示,2006年私募投資于農業僅0.56億美元,到2010年已經達到14.89億美元,一年超過了過去4年的總和。
  艾格咨詢董事長黃德鈞認為一波中期行情正在醞釀。中金公司11月8日發布的相關報告也認為,中國農業正經歷發展黃金期,農業板塊整體估值溢價有望長期維持在目前兩倍以上高位。同時,農業板塊投資“開始出現萌動中的長線投資理念與相應投資標的,使得農業投資故事更加豐富”。
  中信證券農林牧漁首席分析師毛長青分析指出,盡管全球農產品價格明年可能會有一個高點回落過程,但中長期而言,中國主要的農產品價格會比國際市場高出一到兩倍,相對于國際市場,中國農產品價格的上升趨勢性特點比周期性特點更突出。
  中國農業工業化才剛剛起步,中國農業正在加速轉型。毛長青分析認為,未來30年將是農業現代化的30年,中國農業企業盈利的水平會逐步上升,盈利的增速也會超過工業。

    政策暖風拂面農業科技

  諸多跡象表明,2012年“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科技”將是大概率事件。按照農業科技的主題,種業股政策光環最為閃耀,農機板塊也將迎來估值提升的機會。

  發展農業科技將成重點

  進入12月,“農業科技”一詞頻繁出現在中央會議上和中央文件中。
  ——12月14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12年要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努力促進農業增產、農業增收、農村發展。
  ——12月26日,農業部在其網站發布《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
  ——12月27日,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2011年中國農業和農村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按照慣例,“一號文件”意見稿將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討論,定稿后下發地方,正常頒布時間在2012年一月份。而據媒體報道,“一號文件”或將聚焦農業科技。
  官方媒體報道遙想呼應。
  中新網在梳理媒體報道時注意到,12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長篇綜述《糧食八連增什么在支撐》,縱論農業科技。同日,《人民日報》第5版新農村周刊“以整版篇幅刊登了3篇文章,分別為:《本期關注:農業科技》;《農業科技,還要邁幾道關?》;《農業科技大家談》。關鍵詞均為”農業科技。
  政策指明方向,科技創新乃農業發展的根本之策。
  社科院學部委員、農發所研究院張曉山指出,農業生產粗放的作業方式必須轉變,轉變到依靠科技,走高效、節能和現代農業的道路,否則糧食增產將不可持續。
  “糧食問題是我國無法回避的基本國情”,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宋杰凝在接受《京華時報》采訪時表示,農業是國家的基礎性產業,糧食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因而政府也將大力推進農業科技的發展,通過提高農業科技水平能夠有效解決該問題。
  中原證券近日發布報告預測,農業科技對增產增收意義重大,未來國家可能會密集出臺相關扶持及推廣政策。

  種業有望異軍突起

  將在農業科技的主題進一步細分,多數基金及券商對種業板塊較為看好。
  《中國證券報》分析,從政策層面來看,12月26日發布的《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目標中,農作物種業、農機、農業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被置于顯著位置,包括種業在內的農業科技創新成為規劃中的首要任務;另據媒體報道,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12月28日舉行的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也表態,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大力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做大做強;今年9月4日,農業部成立種子管理局。上述種種都表明了對種業的重視程度。
  民生證券26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作為農業科技的核心,種業上市公司有望成為中央一號文件最大受益者。今年以來政策環境不斷利好種業公司,4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9月農業部頒布《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也有望于農村工作會議后發布。隨著新政的不斷落實,種業行業競爭有望減緩,大型種業公司市占率將得以提升。
  海通證券在近日發布的報告中說,種子行業仍是我們最看好的子行業!昂暧^大層面:未來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最;行業中層面:行業處于變革期,后續細化的扶持政策會陸續出臺;公司微層面:龍頭企業其產品的制種和銷售表現均較為良好,業績增長明確,明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也會較為靚麗!
  種業龍頭企業的增長前景被普遍看好。
  廣發證券發布的《農業板塊2012年投資策略》認為,政策主導下種業企業整合窗口已開,龍頭企業長期投資價值顯現。
  “政府主導行業加速整合,“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占比不足2%。未來3-5年中,將有大量不具備資質的企業退出種業競爭。結構變化與單價提升是行業發展內生性動力源!睆V發證券報告稱,作為中國研發與銷售雙龍頭的隆平高科(雜交水稻)和登海種業(雜交玉米)有望借勢快速成長。
  海通證券亦推薦投資者關注登海種業和隆平高科。
  齊魯證券分析師謝剛也表示,隆平高科、登海種業、敦煌種業等公司四季度業績可能超預期,加上明年一季度種業政策的催化,明年一季度種業板塊將有“下半場”行情。

  農機行業迎來利好

  農用機械是另一個被認為潛力巨大的行業。
  《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加快糧棉油糖等主要農作物生產關鍵環節的機械裝備研發,通過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殖、設施農業、果實采摘、農產品精深加工及漁設備研發,提升農業生產現代化裝備水平,生產關鍵環節的機械裝備研發,通過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實現關鍵生產環節機械化、加速推進全程機械化,加強健康養殖、設施農業、果實采摘、農產品精深加工及漁船技術裝備等設施設備研發,提升農業生產現代化裝備水平!兑巹潯犯鞔_了農業機械化的具體發展目標,“十二五”期間,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分析人士認為,農業機械化是我國農業生產的必由之路,國家對農機購置的補貼力度將會維持較長的一段時期,并對農機行業的發展起到強勁拉動作用。我國今年農機購置補貼為175億,比上年增加20億,如果按照1:3.35的歷史拉動比例來算,今年將拉動農機需求760.64億,相當于2010年農機工業總產值2838.1億的26.8%。
  世紀證券分析師稱,目前我國農機化率為52.3%,距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到2015年,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新研股份是具備技術優勢的中高端農機領先企業,研發實力國內領先。公司大部分產品價格為國外同類產品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已使外企逐步退出國內市場。
  華泰聯合證券研究所本周在中國證券網發表的一篇薦股文章認為,隨著各地土地流轉政策的不斷出臺,農業集約化、規;l展給農機帶來了巨大空間!拔覀冋J為機播、機收等薄弱環節對應農機,以及與水稻、玉米、經濟作物、飼料、根莖類作物、果蔬類作物相適應的精細化農機,成長空間更大,相關公司包括吉峰農機、新研股份。


   農業板塊投資策略

  縱觀農林牧漁行業2011年表現,行業股票之間表現分化,表現好的與表現差的差異很大,選股成為最有意義的事。面對預期的行情,投資者應如何選股,如何操作?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黃付生認為,短期農產品繼續保持弱勢,春節需求旺季前畜禽價格將會小幅回升,糧食價格將在明年中旬企穩。近期市場對一號文件的預期又起,現代種業、規;N植與養殖以及農產品加工、農村物流類個股預計會有所表現。在此背景下,近期農業選股應偏重政策利好這個邏輯。
  東北證券建議關注具有“硬資源、軟實力”農業上市公司。所謂“硬資源”,就是擁有養殖海域或種植土地等資源,在農副產品價格上漲過程中將刺激業績增長;所謂“軟實力”,就是具有終端品牌、科研實力和優秀管理層等,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過程中能占得先機。
  天相投資則建議,在行情表現分化、長短期價格分化和子板塊景氣分化中尋找量利齊升的投資機會。雖然在多數農產品價格回落的預期之下,行業整體的投資機會不夠明顯,子行業存在分化風險,但板塊依然存在結構性的投資機會,投資機會主要來自于成本的回落或產能的釋放帶來的公司盈利穩定增長或回升。同時在2012年一號文、種業規劃、十二五規劃等各種政策出臺、實施之際,農業板塊的政策主題投資機會依然明顯。
  齊魯證券分析師謝剛認為,農業股有三個投資邏輯,一個是股價下跌充分反映明年悲觀預期的海產品“四駕馬車”獐子島、壹橋苗業、好當家、東方海洋,以及玉米油龍頭西王食品。另一個是行業處于高景氣,但股價超預期下跌的飼料行業,關注大北農和海大集團。另外就是即將出爐的一號文件帶來的政策利好,主要受益者是種子行業和獸藥行業。
  在投資節奏上,謝剛認為,明年一季度推薦“政策+業績”驅動的種子下半場行情,從二季度起全年積極推薦水產品,二、三季度繼續看好飼料業,四季度聚焦水產和種子。此外,中間可能穿插兩個小插曲——4月份畜禽養殖股的脈沖式行情以及9月份食用油黃金銷售季的階段性行情。
  另有市場人士指出,大盤仍然處在弱勢,成交量繼續萎縮,短線有醞釀技術性反彈的需求,但節前市場觀望氣氛仍比較濃厚,可操作性不強,建議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在控制好整體倉位的前提下謹慎參與一些熱點板塊如農業、移動互聯、文化傳媒等個股的機會,但操作上不宜追高,以波段操作和逢高減倉為主。

    回顧政策頻繁期農業股表現


    隨著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政策頻繁期農業股表現突出。2007年至今,每年1-2月農業股相對大盤和相對中小板指數持續獲得超額收益。 
    圖1:2001年至2011年1-2 月農業指數相對滬深300 超額收益率


    圖2:2001年至2011年1-2 月農業指數相對中小板指數超額收益率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安徽農業保險賠付逾25億元惠及1200農戶 2012-01-06
· 中小盤股遭重挫 農業板塊跌幅居前 2012-01-06
· 農業部力推射頻識別在動物產品追溯體系中應用 2012-01-06
· [關注]網民:農業附加值收益應與農民共享 2012-01-04
· 《財智e周刊》 早春布局農業股 2011-12-3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