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目前中小微企業需求低迷、成本上漲的實際,日前,寧波市出臺了《市政府關于推進工業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26條新政”)。由于
“26條新政”涉及中小微企業清費減稅、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幫扶科技創新、調整產業結構、保障要素到位、營造創新氛圍等六個方面,當地多家上市公司紛紛對此給予了積極回應和評價。 “26條新政”在減輕當地企業稅費方面力度較大。新政規定,從今年起的未來4年內,小微型企業超出國家規定應納稅的地方稅收貢獻,可部分或全部獎勵給企業用于轉型升級,高新技術企業則可按照15%的優惠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同時,要清理規范當地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壟斷行業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并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等工作。 除了提出實質性的清費減稅政策外,“26條新政”還指出,要加強當地工業有效投資力度、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在加強工業有效投資方面,寧波市政府提出,從2012年起的3年內,市級財政每年統籌安排1億元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鼓勵擴大科技創業投資;在推進企業科技創新方面,2012年,市級財政將安排1.3億元重點技改專項資金和4000萬元科技專項經費,以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優勢的企業。 對此,寧波當地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在穩定當地工業經濟增長、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方面,“26條新政”出臺時間非常及時。東力傳動董秘陳曉忠對記者表示,新政涉及減稅、減費、撥劃專項扶持資金、保障企業土地使用和電力供應、改善金融服務,甚至還考慮到減免小微企業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等方面,“整體力度可謂空前”。 陳曉忠用“有魄力”來形容“26條新政”中總額度達到1.3億元的重點技改專項資金,同時他預計,相關清費減稅政策將給當地中小微企業以實質性扶持。 談及重點技改專項資金,宜科科技董秘穆泓告訴記者,以往寧波市、區政府針對重點企業也配套設立過專項技改資金,不過由于不同企業的政策導向性不同,適用額度也不等,“從‘26條新政’的具體內容看,寧波市政府對當地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更加重視了”。 不過,多家當地上市公司同時也表示,“26條新政”雖然有助于穩定當地工業經濟增長、推動促進傳統產業結構轉型,但對不同上市公司帶來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穆泓表示,當地中小微企業已經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政策利好,但由于技改資金、科技專項經費、知識產權基金等還只是框架性內容,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多大程度上的正面影響還有待后續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