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市場普遍預期一致,美聯儲宣布啟動第三輪量化寬松(QE3)。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當前經濟環境及市場環境與前兩輪量化寬松推出時大相徑庭,新一輪量化寬松操作對實體經濟刺激效力可能大打折扣,全球資本市場不應對QE3給予過高期待。
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傳導主要通過四條途徑,分別是財富效應、利率渠道、匯率渠道和信貸渠道。此前兩輪量化寬松政策對實體經濟影響首先是通過財富效應。
而與前兩輪量化寬松時不同的是,近期美國非貨幣資產價格已大幅上漲。相比于前兩次QE,眼下激勵消費者增加支出的資產升值空間已不太多,通過QE3帶來的財富效應促進實體經濟增長的作用將較有限。
利率渠道通常是通過降低資金成本來提高資金需求,促進企業債市場復蘇和私人投資;匯率渠道則是通過降低美元匯率提高外部需求,從而降低美國貿易赤字。目前來看,無論是美元利率還是匯率水平下行空間均非常有限。
最后是信貸渠道。美聯儲日前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美國銀行業在今年二季度繼續放寬大多數貸款類別借貸標準,同期諸多類型貸款需求都有所上升,M2增速已顯著回升。因此,在美國市場貨幣供給內生性較強背景下,若寄希望QE3給信貸投放較強提振,也不太現實。
此外就美聯儲提振就業的目標而言,量化寬松實際作用并不明顯。在前兩輪總計2.3萬億美元的債券購買措施后,美國失業率從2008年11月的6.8%上升至目前的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