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普爾10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亞太區主權政府:不確定性大局中的些許穩定面?》稱,2012-2013年亞太區主權政府信用度的主要威脅仍然是歐元區經濟和財政狀況可能出現出人意料的嚴重惡化。歐元區不穩定性的風險仍然較大。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陳錦榮表示,目前歐元區應對基本面失衡的改革政策仍然處于實施的初期階段。如果投資者相信歐元區政治家失去繼續改革的意愿、或者如果出現重大的政策錯誤,就可能對全球造成另一輪的金融和經濟震動。
在亞太區獲評級的22個主權政府中,標準普爾在過去6個月內上調了菲律賓和韓國的信用評級,并將越南的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定,主要原因是其信用支持因素的改善程度足以抵消未來幾年增長前景疲弱的影響。盡管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但繼續實現了溫和的經濟增長。
標準普爾預計過去6個月內評級變動的正面趨勢不會延續至未來12-18個月內。全球經濟狀況依舊疲軟且具有不確定性。對于那些信用指標相對于其所處評級級別已較為疲軟的政府而言,政策失誤或猶豫不決將拖累主權評級。
標準普爾表示,美國宣布的又一輪非常規貨幣寬松政策也對部分亞太區經濟體帶來額外風險。該地區部分經濟體的信貸增長在過去十年間保持強勁。這些經濟體包括澳大利亞、中國、香港、韓國、新西蘭和新加坡,其中部分經濟體的房地產價格同期也顯著上漲。如果對外部額外貨幣寬松政策做出不恰當的政策響應,將進一步加劇金融杠桿水平,經濟和財政穩定性的風險將提高,從而損害主權信用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