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航天精神 堅持自主創新
|
星凱馬大功率發動機發布會采訪札記
|
|
2012-12-13 作者:陳曉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制造業難,汽車業更難,研發發動機難上加難”。 在前不久舉行的星凱馬大功率發動機新聞發布會上,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的一句感嘆道出了汽車行業發展的真實狀況。不過即便如此,華菱星馬還是在5年時間內成功研發出星凱馬發動機,并在上海寶馬展上精彩亮相。 在采訪過程中,我們感受最深的便是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對獨立自主創新精神的推崇和中高端品牌形象的追求。 對于國內車企而言,發動機技術欠缺一直是一塊心病,沒有自己的發動機,民族品牌難言長遠發展。為給汽車安上一顆強大的心臟,國內車企不得不引進國外技術或以合資形式與國外車企開展合作,然而,國內車企仍然難以拿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只得為他人作嫁衣。 面對歐美發達國家在發動機產品上的技術封鎖,身為華菱星馬掌門人的劉漢如毅然做出了獨立自主研發發動機的決定,而這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對重卡行業未來發展態勢準確判斷。在他看來,組裝產品年代已經過去了,沒有核心零部件將走不下去。只有擁有自己的發動機,才有市場話語權,才會有核心競爭力。 正如劉漢如所說,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民族品牌如果沒有自己的“心臟”就是不完整的民族品牌,擁有自己的發動機,為重卡民族品牌裝上自己的“心臟”匯集著所有華菱星馬人的期盼、夢想和追求。做強民族品牌是時代的召喚,是國際一流企業的內在需求,更是壯大民族汽車工業的必要要求。 從2007年立項到今年上海寶馬展的隆重推出,星凱馬發動機凝聚了華菱星馬研發人員大量心血和精力,實現了國內外各項資源的整合,最終形成了節能、環保、大功率鮮明特點,競爭優勢得以凸顯。而在星凱馬發動機研發過車中,劉漢如一直強調要學習航天人精神,堅持走獨立自主創新道路顯得難能可貴,這正是重卡行業對國家倡導的發揮自主創新對結構調整帶動作用的積極響應。同時,劉漢如也從目前轎車發展現狀中吸取了經驗教訓:單純搞合資,最終可能淪為財務公司,只是分紅,而在技術上難以掌握核心話語權。 與此同時,劉漢如屢次強調,華菱星馬的定位是先提升質量再降低成本。只有質量才有品牌,只有品牌才有未來。從中國重卡行業觀瞻整個制造業,盡管產品質量和國外產品相差無幾,但由于品牌含金量不同,價格相差懸殊。 不難預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將使華菱重卡和星馬專用車在性能上如虎添翼,進一步樹立中高端產品形象,在國內和國際上的綜合競爭力會進一步增強,而中國的汽車工業也會因為擁有一顆中國“心臟”不斷向前發展。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