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3年人民幣新增貸款的目標值在9萬億元左右,但實際新增貸款可能會略超出目標值,預計實際增幅為14.5%,較2011年末15.2%(估計數)的增速有所回落!苯煌ㄣy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明年新增貸款的目標區間有望在9萬億元左右,較今年增加5000億元至8000億元。
信貸需求會穩定增長目標值在9萬億左右
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企業信貸需求有所下降,且直接融資發展步伐加快,信貸在社會融資規模中的比重下降。而且商業銀行出于對不良貸款反彈壓力加大的擔憂,放貸行為更為謹慎。
“去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斂。這從票據融資快速增長就可以看出,但8月以后,情況開始改變!边B平表示。
2013年,與過去1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速10.7%相比,經濟增速必然有所回落,且債券等直接融資工具預計仍將快速發展,在“金融脫媒”與需求相對減少的雙重壓力下,實現貸款適度增加的目標會否面臨壓力?
“由于其他融資方式越來越多,占比越來越大,因此貸款是否能夠適度增加,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也是銀行信貸能否合理增長的主要壓力。當然,整體上看中小企業的信貸需求滿足率還較低,銀行信貸增長仍有較大空間,但是難度會比以前要大些!睂ν饨涃Q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趙慶明表示。
連平認為,考慮到多方因素,明年信貸需求將相對旺盛。首先,預計新一屆政府上任將催生新的投資計劃,這將帶動一定規模的信貸需求。其次,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即將出臺,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平穩增長,消費增速將穩中有升,從而帶動相關貸款需求增加。第三,對小企業、“三農”、戰略新興產業等國家重點支持領域的信貸支持進一步加強,也將有利于信貸增長。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計,明年新增貸款9萬億元,貸款增速達到14.4%。今年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大約將在8.4萬億元至8.5萬億元之間。也就是說,明年的新增信貸有望在今年的基礎上增加5000億元以上。
“我理解貸款適度增加,應是既要滿足實體經濟增長的需要,又不至于引發諸如物價漲幅過快、投資過熱、房價大幅反彈等一系列問題!苯煌ㄣy行金融中心鄂永健認為。
信貸結構仍待優化“城鎮化”成關鍵詞
“銀行信貸要適度增長,離不開信貸結構調整。尤其在當前利率市場加速、金融脫媒有所深化的大背景下,銀行要維持新增信貸一定速度的增長,必須挖掘既有客戶的新需求和新客戶,尤其是中小企業和居民消費信貸,還是有很大空間的,事實上這兩者在銀行信貸中的比重還是比較低,有很大潛力!壁w慶明認為。
圍繞2013年如何適度增加信貸投放總量,把握好投放力度、節奏和投向,優化信貸結構,多家銀行已經提早做出部署。
工商銀行表示,明年要著力支持國家“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的資金需求;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的信貸支持;加強對消費和民生領域以及城鎮化建設的信貸支持;以大型集團化農墾區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支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污染治理、節能增效等生態文明建設的信貸投入;圍繞大型制造業、連鎖商業、重點能源和資源產業、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等產業鏈,加大對小微企業等經濟薄弱領域的支持力度。
交通銀行提出信貸結構“三高三低”和“四個傾斜”原則,即提高小企業、個人消費和中西部貸款占比,降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開發和“兩高一!毙袠I貸款占比;進一步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即向擴內需、城鎮化、惠民生領域傾斜,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向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點項目傾斜。
記者注意到,“城鎮化”成為明年多家銀行信貸投放的關鍵詞。建設銀行提出,明年將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農業銀行則表示,2013年在服務城鎮化方面必須有所突破和創新。
業內專家認為,“城鎮化”意味著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房地產和融資平臺的增長!昂唵握f,信貸結構調整包括兩方面,行業投向符合產業發展規律和經濟結構調整方向,同時客戶結構調整從金字塔尖向下拓展!睎|莞證券金融分析師鄧茂認為。
直接融資規模占比將繼續提升關注“影子銀行”風險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而在前兩次經濟工作會議中,對社會融資規模的定調均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報告認為,由于2013年新增貸款將適度增加、企業債券融資進一步擴大,同時對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貸款、理財業務、影子銀行等領域的風險監管將繼續加強,預計2013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將達16.5萬億元~17.5萬億元。
“受鼓勵發展債券市場的影響,加之發債成本較低,今年以來,企業債券融資大幅增加,在社會融資總量中的占比也有所上升。在中央首提‘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恼邔蛳,預計債券融資規模會進一步擴大,占比也會繼續提升!倍跤澜≌J為。
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企業債券在社會融資總規模的占比分別為8.1%、9.2%、8.4%、10.6%,今年1~11月為14.4%,基本上呈逐年提升之勢。
“金融脫媒已經出現,并將進一步深化。金融脫媒不僅是大企業更加依靠股票、債券、商業票據等直接融資而減少銀行信貸,也包括資金的供給者選擇共同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高收益工具而減少銀行存款!壁w慶明認為。
社會融資規模不斷擴大,人民幣信貸占比融資規模逐步降低到50%左右,市場普遍擔憂監管覆蓋度不足的“影子銀行”風險。
連平認為,按照監管層一直以來“管住貨幣,搞活金融”的思路,社會融資規模還將穩步擴大,以便確保實體經濟有更多渠道和手段獲得發展資金。但由于對“影子銀行”概念使用混亂,當前一定程度上存在夸大風險的傾向。
“非銀行理財產品、民間信貸是‘影子銀行’風險的防控重點!边B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