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過后,證監會推出了一系列規則完善對非上市公眾公司和基金業的監管,旨在切實提升公司質量、規范機構投資者行為。分析人士認為,新規頻出彰顯新年開局的改革氣勢,有望為資本市場發展注入信心。 為保證《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順利實施,積極、穩妥、務實地推進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工作,證監會8日正式公布了《監管辦法》的配套規則。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監管指引的發布實施,不僅有利于落實《監管辦法》各項要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完善公司治理,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而且對于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保證資本市場平穩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規范上市公司監管政策的同時,證監會于7日發布《證券投資基金編碼規范》、《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方編碼規范》、《股指期貨業務基金期貨數據交換接口》及《證券期貨業網絡時鐘授時規范》四項金融行業標準,促進市場規范發展。 隨著基金行業的不斷發展,多元化基金銷售模式逐漸建立,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獨立銷售機構等第三方銷售機構的數量日益增加,基金產品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為了便于對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機構和產品進行統一編碼識別和管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方編碼規范》以及《證券投資基金編碼規范》兩項行業標準,規定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方以及產品編碼的編碼規則,建立了統一分配管理機制。業內人士認為,四項行業標準規范了基金行業機構與產品兩大核心編碼規則,標準的實施將為開放式基金業務的快速發展提供基礎支撐作用。 當股指期貨在金融市場上的功能愈發凸顯的時候,為促進基金管理公司參與股指期貨業務,《股指期貨業務基金期貨數據交換接口》標準的推出與實施統一了基金公司參與股指期貨業務的數據交換格式,有利于提高基金管理公司與期貨公司、托管銀行之間數據交換的規范性,提高數據處理效率,降低系統運行風險。 此外,隨著我國證券期貨業務的快速發展,投資者對交易過程中時鐘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為引導行業機構采用高精度的時鐘源,提高時鐘精度,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證券期貨業網絡時鐘授時規范》對明確了證券期貨業網絡時鐘的授時規范,證券期貨業采用的時鐘源及設備要求、網絡時鐘授時系統的建設與運行維護要求以及交易所與會員機構的時間同步要求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宋麗萍說,資本市場的改革不是簡單地解決股市低迷的問題,而是要從市場機制、市場主體、市場結構等多方面入手,重構市場體系,推動經濟轉型和企業發展。這不僅是資本市場服務國民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股市走出低迷、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