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否認氣價短期內上調 價改方案先限增量氣價
2013-03-26   作者: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字號

  前日,《中華工商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說,從4月起,價格主管部門擬大幅提高民用天然氣價格,各地零售終端價格會達到3元-3.5元/立方米區位,進而逼向4元大關。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異動。但是,次日多地媒體向物價主管部門求證獲悉,各地尚未接到調價通知。國家發改委官員甚至直接回應媒體的求證說,該消息是無稽之談。

  消費市場虛驚一場

  根據《中華工商時報》的報道,今年全國“兩會”前,對國內天然氣價格調整的方案就已制定完成且按照國家行政審批程序,報請國務院批準。此次天然氣價格調整的方案,對天然氣最高門站價格進行了規定。按照規定,北京增量氣上調為3.14元、黑龍江增量氣為2.9元、江蘇增量氣為3.3元、上海增量氣為3.32元、廣東增量氣為3.32元、陜西增量氣為2.58元、新疆增量氣為2.29元。
  受此消息的影響,昨日A股燃氣股大幅飆升,長春燃氣、陜天然氣等開盤即封至漲停,到收盤時,上述個股仍有3%以上的漲幅,長春燃氣收報9.69元/股,漲幅達8.39%。
  消費市場上,西安、武漢等地昨日出現了居民排隊購買天燃氣的場面,“你囤氣了嗎”甚至成了昨天網絡上的流行語。
  但是今日,廣東、湖南、河南、四川、上海、陜西、浙江杭州、湖北武漢等多個省市物價部門回應當地媒體求證時說,尚未接到上級主管部門調價通知!21世紀經濟報道》向國家發改委官員求證時更是得到直接的否認,稱此消息“是無稽之談”。報道還援引中石油參與氣價改革預案擬定的人士的話說,中國天然氣價格偏低,需要進行調整是肯定的,但鑒于天然氣是關系民生的基礎能源,價格波動對GDP等影響巨大,因此如何實現氣價改革,特別是實現國內氣價的市場化,相關政府部門十分慎重,絕不會輕易做出決定。
  《證券日報》亦援引多位業內人士的話報道說,氣價尤其是民用氣價要經過聽證以及多方協商才會進行調整,短時間內不會大漲。
  受發改委個各地價格部門表態的影響,今日A股早盤燃氣板塊大幅回調,板塊跌幅居首,跌超2%,長春燃氣、新疆浩源跌超4%,錦龍股份、江南水務、創業環保跌超3%。

  價改方案上半年出臺

  但是,《每日經濟新聞》援引多位權威人士和相關企業人員的話報道說,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方案4月~5月間出臺的可能性極大。屆時,增量氣價格上漲難以避免。此次漲價為天然氣價改的第一步,第二步很可能于2014年把存量氣價格進行上漲與增量氣統一價格。
  《天然氣發展 “十二五”規劃》明確把天然氣價改列入“十二五”期間資源產品價格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要求深入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
  報道援引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院長王震的話說,氣價改革的信號早已放出,廣東、廣西兩地啟動天然氣價改試點已一年有余,四川亦開始實行新的天然氣定價模式,今年中央政府的經濟工作方針中亦反復提到推進氣價改革。王震還預測說:“今年上半年,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方案很可能出臺,4月~5月份實施可能性很大!
  卓創資訊分析師馬慧稱,此次天然氣價格調整方案中,國家發改委擬設定增量氣門站價最高限價,實施一省一價,各地最高限價幅度為2元~3.4元/立方米。若再加上終端用戶價,3.5元/立方米的天然氣價位已成大勢。
  報道同時披露說,此次價格調整,主要對天然氣最高門站價格的增量氣進行了定義,而存量氣價格未有提及。而對于存量氣的定義,市場多定義為,存量氣為該用戶上一年實際使用量,而增量氣為用戶使用的超出存量氣部分的氣量。
  《證券日報》引述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天然氣問題專家劉毅軍的話分析說,用增量氣最高限價來作為天然氣價格改革的過渡方案未嘗不可,但還是過于復雜,看不清基本依據。比如東部承受能力高,有義務多分擔進口高氣價,從資源配置上來講,要充分考慮到東西部差別,西部增量氣價要低于東部。
  目前,國內天然氣的定價體系由井口價、城市門站價和終端用戶價三部分組成。門站價確定后,各省再根據燃氣公司的成本情況確定終端價格,包括居民氣價和工業氣價。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天然氣價上漲 煤制氣行業迎機 2013-02-26
· 長春民用燃氣提價 探路天然氣價改 2013-02-26
· 天然氣價改要解決“掛而不聯” 2012-12-19
· 我國天然氣價格約是美國7倍 2012-11-19
· 發改委發布《天然氣利用政策》 將推行差別性氣價 2012-11-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