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安徽省工商聯、省財政廳等部門了解到,該省將進一步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力度,從今年起將連續5年拿出11億元“貼補”民營經濟,并通過放寬創業條件、鼓勵金融機構支持民企融資等多方面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為幫助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安徽省明確,從2013年起連續5年,省財政將每年安排11億元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以轉移支付的方式直接安排到各縣(市、區),重點支持工業、現代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貸款貼息、研發補貼和擔保貼費等,各市及各縣(市、區)原則上各按省財政安排的資金等比例配套。
同時,安徽還將放寬民營經濟的創業和經營條件,除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外,允許注冊資本貨幣“零首付”;拓寬融資渠道,要求各類金融機構要確保對涉農、小型微型民營企業的貸款增速不低于全省各類貸款的平均增速,增量上不低于上年;在人才支撐上,給予職業中介機構為民營企業招用合同工人的職業介紹補貼,并給予用工企業的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補貼、上崗前技能培訓補貼;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設公租房用于員工公寓,并納入當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計劃,享受同等優惠政策。
安徽省提出,要通過一系列資金和政策扶持,促使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