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貼728萬元公司凈利轉正
今年一季度,華匯人壽實現保費收入5075.49萬元,較2012年同期的1417.40萬元,大漲258%;隨著其轉戰江西進而擴張至全國市場,加之新任領導們的激進行事,這家公司的盈利神話能否持續還是個問號
“華匯2012年的業務計劃沒有達成,只完成了50%左右的業務量,其計劃開設12家分支機構的目標也沒完全實現,所以總體上對資本的消耗少,加上投資收益又比較多,所以在報表上看起來是盈利的!币晃唤咏A匯人壽的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保險周刊稱。
盡管在2011年12月才成立,且甫一成立就遭遇“換帥”,但華匯人壽2012年還是實現了正數凈利潤,這在壽險業內極為罕見。但究其盈利的真實原因——政府補貼,不能不說華匯人壽“人緣不錯”。
根據年報信息,華匯人壽的“盈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補貼,以及其在當年開展的極為有限的業務規模。業內人士表示,華匯人壽的第一份年度報表顯示盈利可謂意外,日后隨著其業務逐步擴張至全國市場,加上華匯人壽新任領導們激進的行事風格,其盈利神話能否持續還是個問號。
盈利563.4萬元
主因非營業利潤
“壽險業經營的一般規律是公司成立7到8年后才可能進入盈利周期,經營首年就實現盈利的情況在業內很罕見!蹦硥垭U公司人士對《證券日報》保險周刊記者稱。華匯人壽正是首年實現盈利的公司,其2011年12月成立,2012年的凈利潤為正數。
華匯人壽的業績報告顯示,其2012年的凈利潤由2011年的虧損3478萬元轉為盈利563.4萬元。而2012年,僅是華匯人壽自2011年12月22日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
細看華匯的利潤報表,其2012年以營業收入減營業支出計算的營業利潤則為虧損165.8萬元。營業利潤加營業外收入729.7萬元,減營業外支出5000元后,計算出的利潤總額即為盈利563.4萬元,這同時也為最終的凈利潤數據。
可見,在華匯人壽2012年負數營業利潤到正數凈利潤的轉換之間,營業外收入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記者查閱華匯人壽年報發現,其營業外收入由兩部分構成,分別為政府補貼728萬元,其他1.7萬元,政府補貼成了華匯營業外收入的絕大部分來源,從而成為華匯2012年實現“盈利”的關鍵。
對此,業內人士稱,政府對企業給予包括補貼在內的支持,這種情況在保險業內很常見。如2012年12月陽光人壽總部落戶海南省三亞市時,三亞市政府就向陽光人壽頒發了100萬元的落戶獎勵基金。
華匯人壽注冊資本為15億元,由沈陽煤業(集團)公司、人和投資控股公司、北京富德投資公司、大連三德投資公司、大連瑞德投資公司、大連萬朋房地產開發公司等6家公司共同發起,6家公司所持股份占比分別為20%、20%、20%、20%、10%、10%。華匯人壽于2010年12月18日獲得保監會的批籌,于2011年12月19日獲得開業批復,注冊地為遼寧省沈陽市。
華匯人壽稱,其開業后兩年內將依托“振興東北工業基地”的國家發展戰略和建設“東北亞金融中心”的區域戰略,集中優勢資源,做精、做細、做實遼寧市場,積蓄力量、積聚人才、積累經驗,逐步向外省鋪設分支機構。
而華匯人壽官網資料顯示,其作為首家落戶遼寧省會城市沈陽的全國性壽險公司,華匯人壽從申請籌建開始,就得到了遼寧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推動,其開業后獲得了包括資金補貼在內的更大的政策支持。
僅達成一半業務量
謀求首份年報盈利為哪般
不過,政府補貼之所以能助華匯人壽扭虧為盈,一個重要的原因還在于華匯人壽的營業利潤虧損規模較小,而營業虧損金額小還“得益于”其業務規!2012年的保險業務收入僅1.4億元。
“有點保險常識的人都明白,首年盈利幾乎不可能,除非業務規模做得很小,相應的成本比較少,虧損也就少!睒I內人士分析,加上有更多的資本金實現的投資收益,營業收入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營業支出甚至實現盈利,這是有可能的。
這種分析也得到了知情人士的證實!叭A匯人壽2012年計劃的業務收入是2.7億元,最終完成了1.4億元;其還計劃在當年籌建遼寧、大連兩家分公司和12家中支公司,不過最終只籌建了6家中支公司,大連分公司也沒有籌建!
同時,該人士稱,華匯人壽的資金運用相對規范,其2012年的投資收益率相對較高,估計達到了6%以上。
“華匯2012年總體上對資本的消耗少,加上投資收益還可以,所以在報表上看起來是盈利的!币晃唤咏A匯人壽的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保險周刊稱。
該人士估計,其2012未達成的業務目標可能使華匯少耗費的成本在千萬元以上。
2012年年度報告顯示,華匯人壽的營業利潤為虧損165萬元,虧損金額較2011年的4217萬元大幅縮減,顯示華匯在前期的機構鋪設等方面耗費不少資金。
《證券日報》保險周刊根據保監會公布的數據所做的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底,華匯人壽2012年1.4億元的保費收入在67家壽險公司(含健康、養老保險公司)中排名第57位,業務規模僅高于東吳人壽、吉祥人壽、珠江人壽、復星保德信、弘康人壽等新近成立的公司。
業務規模有限或與其內部變動不無關系。此前,媒體曝光“實德系”實際100%控股華匯人壽,而實德系控制人徐明2012年3月14日受到有關部門的調查,實德集團進入債務危機階段,剛剛開業的華匯人壽受到波及,易主成為外界最大的猜測,于此時前后出獄的新華保險前董事長關國亮的身影浮現出來。
目前,華匯人壽的高層管理人員中,從總裁到副總裁、再到總裁助理,都有新華舊部的影子。擬任總裁孫偉光、擬任副總裁鄒明紅、副總裁張云鵬、擬任總裁助理邵寧均有在新華保險任職的經歷;而另一擬任總裁助理高靜,雖未在新華任職,但其此前則為前海人壽總經理助理,而孫偉光恰在前海人壽擔任過總經理職務。
這似乎讓業內相信關國亮在背后對華匯人壽進行實際掌控有了更多的理由。而作為關國亮的得力舊部,孫偉光的行事風格同樣激進,其浸潤保險行業多年,先后在人保、平安、新華等大型險企任職,并在隨后參與籌建正華健康保險、前海人壽。前海人壽于2012年2月成立后即開始在廣東省內迅速布局,截至目前,其已在深圳、廣州、惠州、佛山、東莞、湛江、汕頭、珠海、茂名、中山以及潮州開設了11家分公司,其保費收入在2012年達到2.72億元。
前述知情人士稱,華匯人壽的換帥風波已經平息,公司經營恢復正常。由此,不難想見華匯人壽有望進入發展軌道;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華匯人壽實現的保費收入達到5075.49萬元,相較2012年同期的1417.40萬元,大幅增長了258%。
在經歷股東危機的情況下,華匯人壽的第一份年度報表顯示盈利,在業內尚屬不常見的案例。隨著華匯轉戰江西進而擴張至全國市場后,業務規模逐步增大,加上新任領導們的激進行事風格,這家公司的盈利神話能否持續還是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