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0日,由聯合國環境署和新華社非洲總分社主辦、《中國名牌》雜志社承辦的“綠色中國夢”責任論壇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召開;顒悠陂g,重慶市開縣的環保實踐得到了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肯定與表揚。 據了解,“中國區環境規劃優秀案例”征集工作于2012年年末啟動,申報的城市經過為期數月的資料審核,包含網絡和讀者投票,以及專家推委會的嚴格甄選,由專家推委會推薦并經聯合國審查等環節,最終確定人選城市并會得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認可。 開縣是劉伯承的故鄉,地處三峽庫區小江支流回水末端,是我國生態環境最為敏感的地區之一。近年來,開縣突出生態、民生兩個關鍵,堅持生態與產業、建設與管護兼顧,強化綜合治理,環境質量大幅提高,宜居品質全面提升,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并重、與經濟發展同步的目標。2011年,超額完成了總量減排任務,縣城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02天,優良比例達83%。 曾經的三峽移民遷居地重慶開縣在新城建設過程中打造了24個風情名鎮、106個美麗鄉村,不僅建起了一座被譽為“巴渝新十二景”新縣城,還將環境保護倒逼機制引入產業結構調整中,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循環農業示范等循環經濟試點,并以環境與發展決策科學論證咨詢制度、環保提前介入制度和部門聯合會審制度等從源頭上保護環境。 2009年,開縣大規模、高強度的三峽移民搬遷和新城建設基本結束,縣委、縣政府圍繞“千年開州?西部水城”定位,作出了《加快生態環境保護的決定》,委托中國環科院編制完成《鯉魚塘飲用水源地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規劃》和《漢豐湖流域水環境保護規劃》等,建成了75萬平方米的濱湖公園,著力打造世界級濕地公園。 開縣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贊揚,但是生態環境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長期不懈的努力。當談到開縣環保實踐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肯定時,李應蘭信心滿面:“這又是一個新起點,未來的開縣應是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生態環境文明和綠色文化豐沛的西部水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