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
預警高失業率是各國政府最嚴峻挑戰
|
|
2013-05-31 作者:記者 周武英/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經合組織(OECD)29日在其最新的《經濟展望報告》中下調了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期。除日本外,其他所有主要國家的經濟增長率都被下調。報告稱,央行應該承擔起刺激經濟復蘇的重任,而高失業率仍是各國政府面臨的最嚴峻挑戰,需緊急應對。 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可望達到3.1%,明年會上升到4%。經合組織34個成員國今年總體經濟增長率從去年11月份預計的1.4%下調為1.2%,明年預計經濟增長可以回升到2.3%,而非經合組織國家的增長率預計今明兩年分別為5.5%和6.2%。 報告認為,經濟前景中的下行風險收窄,但仍然較大。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情況也參差不齊,美國的經濟增長情況好于OECD整體表現,今年的增長率為1.9%,明年進一步上升為2.8%;日本經濟今年有望增長1.6%,明年則將回落到1.4%;歐元區經濟情況最糟,今年陷入衰退,經濟將收縮0.6%,而明年會恢復增長,增長率為1.1%。經合組織秘書長安赫爾·古里亞表示,全球經濟動力正在逐漸加強,但是上升勢頭仍然較弱并且存在著不平衡。 歐元區仍然存在風險。經合組織給歐元區開出的藥方十分激進。報告認為,包括非常規措施在內的貨幣政策將繼續承擔支持經濟活動的主要責任,尤其是歐洲央行,因為高債務水平使得財政刺激幾乎沒有空間。報告認為,歐洲需要大膽的措施來一勞永逸地解決金融和銀行業危機,并確保更快、更強勁和更為持續的復蘇。銀行業聯盟的建設速度應該加快。報告還呼吁歐洲央行將主要的存款利率調為負利率,并表示歐洲央行可以購買包括企業債和政府債在內的資產,如美聯儲、日本央行和英國央行所為。 報告還表示,美國的貨幣政策應該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特別的適應性”,在退出量化寬松的過程中應該非常平緩,以使全球市場的波動最小。因為非常規貨幣政策的退出可能難以駕馭,引發債券收益率的大幅上揚,對一些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造成負面效應。 報告建議,政府應該把政策重點放在促進增長上,通過結構性改革來促進投資和創造就業。 經合組織還警告說,政府必須采取緊急措施來減少失業。失業在許多國家已經達到危險的水平。未來兩年,美日兩國的勞動力市場會逐漸回穩,不過在歐元區,失業率仍可能進一步上升,2014年可能會達到12%。青年的失業問題需要處理好。政策應該確保周期性失業不會演變成結構性失業。 報告認為,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呈現不均衡性。中國經濟增速仍位居榜首,今年將達7.8%,與去年持平,明年預計將達8.4%。受結構性因素影響,其他新興經濟體增長有限,一些經濟體甚至會出現滯脹傾向。 今年3月份的時候,經合組織曾預計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可以達到8.5%。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受到兩大貿易伙伴歐洲和美國的拖累。內需不旺也影響到今年的經濟增速,不過在年中,經濟可以重拾增速。由于公共和基礎設施支出的增加,中國的經濟增長會比較強健,但并不出眾。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