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仍有增長空間
2013-07-04   作者:吳瓊靜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針對前段時間因國內銀行業“錢緊”問題所引發的恐慌,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第三屆全球智庫峰會”上發言時指出,世界經濟誤讀了中國經濟,中國經濟仍有增長空間。
  李稻葵認為,中國經濟并非像有些機構解讀的那樣出了大問題。首先,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主要國家都在擴大政府債務,中國經濟只是順勢而為;其次,中國經濟當前的增長點非常明晰,主要是城市建設、地下管網等“準公共產品”;最后,中國銀行業雖然出了一些問題,但是銀行系統整體是健康的,只是需要盡快啟動改革解決銀行資金空轉問題,并為地方財政找到更可靠的稅源,同時為民營經濟松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認為,我們應該吸取其他國家在發展金融服務業和實體經濟方面的經驗教訓,減少追求“賺快錢”和“暴利”,將資金更多地引向長期價值投資,服務于實體經濟轉型。
  張燕生指出,金融可以從資金、技術、訂單、人才和規范五方面為企業服務。比如金融可以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服務、為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服務、為創造自主品牌、自主渠道、自主全球售后和維修體系服務,同時金融也能為企業的治理和經濟社會的秩序和規范服務。這其中的核心問題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方面要吸取他國的教訓,避免產生泡沫。如,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奧巴馬曾有一個演講,叫“巖上之屋”,意思是說美國經濟大廈再也不能夠建筑在金融和房地產的沙灘上,而要回歸實體經濟的“堅實之巖”上。
  張燕生認為,目前,政府應該創造一種環境和渠道,讓大家不要總想著掙快錢,或是追逐暴利,而是應當追求長期價值投資!板X哪怕掙少點、慢點也要長遠點,為實體經濟服務投資,尤其為實體經濟轉型服務投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中國經濟50人論壇特邀專家、中國社科院拉美所所長鄭秉文:統賬結合的社保制度應該改了 2013-07-02
· 從流動性遷徙軌跡看中國經濟轉型 2013-07-01
· 下半年中國經濟難言根本好轉 2013-06-28
· 巴曙松: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重點轉向結構調整 2013-06-27
· 發揮金融“引擎”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作用 2013-06-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