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四仍未進行任何公開市場操作,對例行期限的央票和回購依然詢而不發。央行已連續兩周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并連續五周實現凈投放。 據中國金融信息網人民幣頻道統計,7月首周到期資金量為460億元,鑒于央行本周公開市場未進行操作,本周實現凈投放460億元。至此,央行在公開市場已連續五周凈投放資金,累計規模達3510億元。 分析認為,央行連續兩周公開市場“零操作”,維穩市場之意明顯。在此背景下,短期內,機構對周五(7月5日)繳準流動性帶來的沖擊擔憂已逐步緩和,昨日市場資金面繼續轉暖。周五銀行需補繳大量法定準備金,規模預計在3500億元左右。 數據顯示,周三銀行間市場隔夜及7天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3.31%和4.23%,分別較前一交易日的3.71%和4.76%大幅下跌40和53個基點。兩回購品種自6月20日以來,均為連續第9個交易日出現下行。 交易員表示,本周以來市場資金供給較前期明顯充裕,流動性逐步呈現向好趨勢,機構拆出中短期限資金的意愿顯著增強。此前,央行表態稱未來仍將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調節市場流動性,保持市場總體穩定。在央行此番表態后,主流機構對流動性持續收緊的擔憂逐步緩和。 不過,盡管短期資金價格繼續回落,但昨日2月回購利率上漲19個基點至6.32%。同時,1-3個月資金需求的逐漸增多,1月品種成交量增加了近70億,這表明一些機構對未來中長期流動性仍心存謹慎。 此外,債市一級市場新債招標也超預期轉暖,不僅原先頻現的“流標”現象消失,而且受資金面影響最大的短債也出現了少見的火爆。 據交易員透露,7月2日國開行招標的新一輪“福娃債”中,1年和3年短期品種的中標利率大幅低于市場預期。其中,1年期短債的中標利率為3.91%,也低于前日二級市場逾10個基點,投標倍數為4.05倍。 分析認為,目前市場正處于上輪“錢荒”后的修復期。下一步治理金融機構合理配置資產、加強風控更多的舉措可能出自制度建設層面,而央行數量型調節工具預計仍將維持穩健偏緊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