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毛陷基因黑洞
數千萬債權追償9年未果
2013-08-14   作者:王丹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盡管憑借上海自貿區概念8月以來大漲22.55%,但上海三毛卻一直有樁未了的“煩心事”。

  追溯上海三毛上一次在二級市場“嶄露頭角”,還是去年12月,當時A股市場曾掀起一場生物基因概念的炒作熱潮,公司因涉足基因領域而遭熱炒。

  然而,投資者不知道的是,曾經涉足生物基因的經歷,給上海三毛帶來的卻是一段長達9年的痛苦訴訟,不僅當初的美好憧憬落空,重要的是,幾經司法程序,5000多萬元的追償款至今未能落實。

  九年追債路

  早在2003年年報中,上海三毛首次披露了與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博星基因”)的糾紛問題。

  公司稱,2001年3月,公司參股子公司上海博華基因芯片有限公司(下稱“博華基因”)與博星基因簽訂一項技術轉讓合同。博星基因向其轉讓“肝炎基因芯片制造技術”,轉讓價2000萬元。

  但博華基因付款后博星基因卻未能按時提供該項技術的文本資料,為此,博華基因于 2003年3月向上海市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并被受理。

  事實上,博華基因是2001年由上海三毛與博星基因共同投資組建,注冊資金4000萬元,上海三毛現金出資2000萬元,博星基因則以技術出資2000萬元。

  上海公義律師事務所車圣嬰律師提供的一份2004年2月26日上海仲裁委員會下發的裁決書顯示,博星基因應向博華基因返還技術轉讓費用2000 萬元、支付違約金100萬元、承擔仲裁費用15.48萬元,合計2115.48萬元。并要求應于裁決作出之日起15 日內一次性支付給博華基因。

  然而,博星基因隨后并未履行裁決。同年4月6日,在公司申請下,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向博星公司發出執行裁定書,責令其償付博華基因2115.48萬元,并支付案件受理費2.32萬元。

  但博星公司還是置之不理,一直未履行確定義務,但法院也未啟動強制執行。時至今日,上海三毛的這條追債之路已走了漫漫9年多的時間。

  欠債方拿錢大肆炒股

  “之前,一直沒有找到其有能力償還債務的證據,但今年5月,我們突然發現,該公司曾在2008年動用3500萬元用于炒股,也就是說,博星基因曾有足夠資金去償還博華基因的2000多萬元債務,但卻拒不償還”, 車圣嬰律師指出,這是典型的拒不執行案件。

  車圣嬰提供了博星基因2008年動用3500萬元用于證券投資的董事會決議,當時公司董事會成員毛裕民、謝毅、羅寧等都有簽字。

  還有一份是2008年4月30日博星基因與上海博湖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簽訂的《賬戶使用協議書》。該協議約定,上海博湖投資在中信證券開立資金賬戶,博星基因向該賬戶注入操作資金,賬戶內資金及孳息的所有權均屬于博星基因。

  而博湖投資則是博星基因專門為炒股而成立的公司,注冊資金只有10萬元。而這個賬戶之所以曝光,則是因為炒股大幅虧損,博星基因與“受托炒股者”袁希平發生了追責糾紛。

  2013年5月3日,上海市二中院已裁決,并凍結博湖投資開設在中信證券的股票賬戶。據悉,該賬戶目前持有金浦鈦業一只股票,數量為90.39萬股,截至昨日收盤,該股報于11.84元,合計賬面市值1070萬元。

  不過,上海三毛至今仍未拿到賬款,法院也尚未強制執行,法院方面認為,如將證券賣出,需要博湖投資方面確認。

  車圣嬰表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據此博星基因現應償還的債務金額或將翻倍,高達5000多萬元。

  今年7月30日,上海三毛發布的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當期公司凈利潤約為245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4%左右。

  毫無疑問,即使是以5000萬元的一半計算,2500多萬元的債務追償款若得到落實,也可以對公司業績構成不小的積極影響。

  此外,車圣嬰還指出,按照刑法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可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博星基因的行為符合“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屬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水中月”的基因夢

  十多年前,以紡織為主營業務的上海三毛便已陷入發展瓶頸,為尋求新增長點,在2001年與博星基因組建上海博華基因。當時博星基因的法定代表人為毛裕民,曾是復旦大學生物學科教授。
 
  然而,最終結果卻并非預想中那么美好。2003年,時任上海三毛董秘的張黎芳曾表示,博華目前還處于研發階段,產品不能正式銷售,我們要等到公司有效益時才會加大投入。

  而在此之前,上海三毛就因博星基因關聯公司上海博德拖欠2829萬元法人股股權轉讓款而將其告上公堂。

  2004年上海仲裁委員會下發的仲裁決議顯示,當時下達支持博華基因的理由中就有“博星基因未能向國家食藥監局藥品評審中心提供技術資料,從另一側面證明博星基因未能向博華基因轉移合同約定的可實施的技術成果”。

  上海三毛“基因夢”的幻滅,從博星基因股東方之一星湖科技的遭遇也可見一斑。

  今年5月星湖科技公告稱,將以900萬元廉價出售博星基因50%股權。該公司表示,出售該項資產的原因主要是不產生利潤,常年虧損,從技術和經營各方面都看不到前景。而至目前為止,這項股權仍未找到買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子公司負面信息不斷 上海三毛業績嚴重受損 2013-07-31
· 上海三毛信披滯后遭質疑 2013-03-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