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一流
快遞公司頻發個人信息外泄事件,是否因IT系統水平問題?
“信息泄露的源頭絕對不是IT系統的問題,如果是系統問題,則泄露規模就不會像現在曝光的程度那么低了!闭彼托畔⒉縄T總監劉家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國內快遞公司的電子信息系統、硬件和軟件水平均與國外差距不遠,問題是管理跟不上。采訪中,多家快遞公司及業內專家均持一致意見。
如圓通據稱投入數億元于去年上線由IBM[微博]打造的金剛系統;順豐則采用自主研發的阿修羅系統,僅IT人員就達兩千余人;宅急送使用的則是與日本用友戰略合作的BOS系統,利用用友UAP平臺打造集成式的信息化平臺。
其他民營快遞企業,則幾乎都使用國內幾家科技企業開發的國產快遞系統平臺。如深圳智騰達和敏思達所開發的K8和E3系統,以及匯通天下的系統。
劉家清認為,四大國際巨頭的信息化系統水平在最高一檔,國內順豐在第二檔水平,其他國內快遞企業則是排在第三檔。第三檔與前兩者的差距,最大的不是在技術和架構,而是在業務與管理的結合。
管理待升
管理問題,才是困擾國內快遞企業發展最緊迫的問題。
記者與DHL、TNT和聯邦快遞等國際快遞公司交流獲悉,不管是在運轉中心,還是辦公樓,這些公司的門禁相當森嚴。不同工作崗位的員工擁有不同的門禁卡,并劃定有限活動區域,一旦員工超出自己的活動區域,門禁將不予放行。公司內網系統,也被設置了很多瀏覽的門檻。
兩位不同外資快遞公司的中國區傳播總監向記者證實,自己的權限,在公司內部瀏覽資料也很有限,根本看不到任何客戶信息或者業務信息。
TNT快遞全球對外溝通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TNT擁有嚴格的客戶信息保密制度,規定全體員工禁止將含有客戶信息的保密性消息和圖像提供給第三方。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少數員工根據工作需要有權限接觸客戶信息。而且,他們必須以本人賬號登錄公司內部網絡。
順豐快遞集團公關部負責人陳歡也向記者證實,順豐的內網瀏覽權限有分類,非業務部門的人士無法進入查看。至于與客戶信息相關的運單查詢系統,則設置了查單權限控制。權限設等級,收派員、司機等崗位不能登錄,網點負責人經過申請可以查看,但是無權下載,下載僅限于部分職能的管理崗位,而且系統中有查詢軌跡,可以看到此運單的查詢記錄,這一切只能在公司內網環境實現。
圓通快遞總裁相峰亦聲稱該公司有媲美國外快遞企業的門禁系統和管理體系,信息系統的有些權限甚至連他作為總裁本人也不擁有,亦無法查看到。
但是,在現實的臥底采訪中記者發現,每個快遞公司的門市點,對信息系統的重視與保護程度,并未如其規章制度要求得那么嚴格。
北京朝陽區一家圓通門市店,記者發現店長辦公桌就擺在一樓大廳,正對著大門,桌上電腦便是與圓通系統聯網的設備。但這樣重要的設備并沒有任何遮擋物,店長經常跑到外頭幫其他快遞員裝卸包裹,大廳內則人來人往。
與圓通同在一條街上的全峰快遞、韻達快遞等公司,其電腦設備的情況類似。
記者與上述公司快遞人員交流發現,一線快遞員并未接受過所謂信息安全培訓,公司辦公區域的分類沒有那么嚴格,不存在某些區域能進而有些區域進不去等情況。即使有人違規,公司也并沒有實行過特別嚴格的懲處措施。
在圓通泄密事件爆發后,國家郵政局督促各公司進行反思和加強管理。圓通和韻達均公開做出了表態,除了查處全網的信息泄露源頭,還與各加盟店和員工簽訂保密協議,違者或被清理出去,或被移交公安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