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一轉制企業十年厄運不斷
2014-01-08   作者:張志勇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紡織品公司的200多名員工,怎么也不會想到,企業轉制10年來,麻煩不斷,就沒有平穩過。
  
  先是企業法人張軍入獄,然后就是公司資產不斷的被轉換。轉制后的246名員工,原以為可以依靠轉制,來保證自己的生活收入和養老,而10年來企業命運多舛。尤其是2013年8月之后,川匯區紡織品公司已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員工的收入更沒了著落,由于該公司轉租的一個市場已拆遷,致使公司沒了收入來源。200多員工無奈之下,向當地政府伸手,但他們深知這畢竟不是長久之事,尤其令他們不解的是:轉制10年的企業,自己的身份怎么就不明了呢?
  
  企業轉制
  
  川匯區紡織品公司原系周口市川匯區商業局下屬的國有企業,其公司經理是張軍,張軍是1997在公司任職的。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03年下半年,川匯區商業局,按照河南省及周口市相關部門的要求,對其所屬的國有企業川匯區紡織品公司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其原由該公司虧損嚴重,通過轉制以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或是說通過轉制解決企業200人的吃飯問題。2013年11月2日,紡織品公司召開職工大會,決定整體出售該企業。紡織品公司有員工246人,開職工大會那天,實到人數為186人,其中有委托20人。通過舉手表決,153人同意企業整體出售方案,33人棄權,沒有反對意見。
  
  整體出售在職工大會表決通過后,2003年11月3日,紡織品公司以周川紡司(2003)4號文件向商業局請示整體出售企業。11月6日,商業局以周川商(2003)21號文件向周口川匯區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領導組請示紡織品公司整體出售事宜,11月20日,該領導組以川企改辦(2003)12號文件確定紡織品公司整體出售。當時,商業局下屬有5家企業在同時改制,商業局按規定委托宏達財務咨詢有限公司對5家企業進行評估。紡織品公司資產評估值為601.16萬元(含土地使用權),負資產評估值為612.19萬元,其凈資產為負11.03萬元。當然這些資產還包括紡織品公司的土地和公司債務。
  
  同時經區產權制度改革領導組決定,競購的條件是:承擔原紡織品公司的所有負債(即11萬元)和接納原單位職工246名,并負責246名職工的工資、三金以及退休工人的醫療保險(放心保)等各項支出。
  
  據了解,當時具有競購資格的有張軍、丁正年、董新民三人,后經過述職,職工投票,主管局及相關部門的審核。2004年4月20日,張軍以1萬元價格成交,實現對川匯區紡織品公司的競購,并與商業局、川匯區國有資產管理局、川匯區產權制度改革領導組簽訂了《周口市川匯區商業局紡織品公司產權轉讓合同》。
  
  由此川匯區紡織品公司完成轉制,企業法人為張軍,企業性質也由國企改制為民企。
  
  法人入獄
  
  按照張軍和商業局簽訂的“產權轉讓合同”,張軍接收資產后,所有債權債務、土地使用權等都將有張軍承擔。同時合同還明確規定,張軍處置企業資產,需經職工同意后方可處置,所得資金,要優先用于企業職工繳納社會勞動保險費和置換職工身份。這些條款,對轉制后的職工利益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保證。
  
  轉制后的紡織品公司,其主要的收入來源,靠的是轉讓資產中兩塊地的土地使用權,也就是位于周口市川匯區交通路中段兩塊地的出租,這兩塊地分別為4.95畝和11.12畝。在4.95畝地上有17間門面房的租金收入;在11.12畝地上有一個市場租金收入。正是這兩塊收入,可以保證企業轉制后的職工利益。
  
  對張軍而言,他有信心競購負債的國企,敢承擔企業人員的這一大包袱,其主要原因是他看好這兩塊地的價值,然而,轉制后張軍所面臨的牢獄之災,也正是4.95畝這塊地帶來的麻煩。
  
  據了解,在2001年,由于政府對交通路進行擴建改造,當時紡織品公司一些門面房只好被拆遷。拆遷后這塊土地(4.95畝)如按規定掛牌拍賣,其轉讓費的60%要用于安置企業職工。公司領導班子多次與職工開會,最終全體職工同意自己建房,并向商業局做了請示。經商業局同意后,選定與一家房地產公司聯合開發。紡織品公司出地,房地產公司出錢,待工程交付使用,紡織品公司將分得17間門面房,其余的二樓以上房產都歸房地產公司。
  
  聯合開發的簽字協議是在2002年8月5日簽訂的。顯然,當時的紡織品公司還是國有企業。
  
  雖然在2003年紡織品公司在轉制前做評估時,當時公司經理張軍向評估人員講了公司聯合開發(4.95畝)事宜,并提供了相關所有資料,但轉制時其項目還只是剛挖地基階段,所以評估公司有其自己的評估方法。
  
  2006年聯合開發項目交付使用,而就在這期間,有人舉報張軍,周口市監察院認為,張軍在改制評估時,故意隱瞞17間門面房,導致評估遺漏,從而張軍構成貪污。2006年11月8日,張軍被周口市檢察院拘留。2007年8月8日,張軍被鄲城縣法院以貪污罪,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20年,2010年6月28日,張軍被周口市中級法院終審判處有期徒刑20年。
  
  資產變換
  
  也就是說,紡織品公司轉制后,好的光景還沒有3年,之后法人張軍就已入獄了。
  
  從2006張軍被刑拘至今,企業法人張軍一直在獄中。自從張軍入獄,轉制后的紡織品公司由張軍委托其妻子竇玉春來管理。這期間竇玉春替張軍履行與商業局簽訂的合同職責,如發放內退人員的工資,交下崗人員的三金,繳納退休職工的醫療保險等費用。
  
  可以說,自張軍2006年被刑拘以后,企業的日子就一年不如一年。2010年張軍被終審判刑后,由于判定張軍故意隱瞞17間門面房,并認定為貪污,所以17間門面房被川匯區財政局無償收走。這等于無形中把紡織品公司的一塊固定收入給切走了。也就是說4.95畝土地的使用權,和企業沒有任何關系了。
  
  面對4.95畝土地資產的變換,職工無奈,企業無能為力。
  
  2013年夏天,更大的無奈,再次降到紡織品公司的身上。公司賴以生存的11.12畝土地,即租給周口市市場開發服務中心的農貿市場,在一新規劃中被拆遷,同時該公司自營的8間房屋也被拆毀。2013年9月26日拆遷開始,在此地形成有20年的“八一大道農貿市場”,將整體遷至黃淮農貿市場,至此,紡織品公司的收入已全部沒有任何來源。轉制10年的企業,可以說是“名存實亡”。
  
  轉制后的紡織品公司職工,在完全依靠企業資產(4.95畝和11.12畝兩塊土地)來維持的企業,到目前已搞不清楚本屬于企業的資產,竟變換得誰也說不清了。
  
  2013年9月,張軍再次被起訴,原告是川匯區商務局,也就是此前的川匯區商業局,其訴訟請求是,請川匯區人民法院依法確認原、被告所簽訂的《周口市川匯區商業局紡織品公司產權轉讓合同無效》。
  
  面對這樣的一個局面,企業職工再清楚不過了,如法院判定10年前的“產權轉讓合同”無效,那么企業的資產不僅和張軍沒關系了,而且和200多員工也將沒任何關系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劍南春改制后遺癥爆發 2012-08-31
· 東方資產預計今年完成改制工作 2014-01-06
· 北大荒第N次撒謊 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2013-11-11
· 大有能源被證監會調查 曾被質疑賤賣資產 2013-10-24
· 根治洋藥虛高價格用“重典”下“猛藥” 2013-07-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