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支付寶、騰訊宣布將推出虛擬信用卡,不過央行突然發文暫停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業務。虛擬信用卡自宣布推出到被暫停,未滿三天便“中途夭折”。
不少博友對此表示疑問,到底是為保護消費者資金安全還是維護傳統銀行業的既得利益?博友認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固然有種種不完善之處,但靠喊停不能解決實質性問題,監管層有必要為金融創新提供一個寬裕的環境。
踩剎車是惰性手段
央行此舉讓不少博友直呼“看不懂”。因為就在今年兩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對于余額寶等金融產品肯定不會取締,金融業的政策是鼓勵科技應用。對此,央行方面澄清,這是“暫!倍恰敖型!,并稱此舉意在規范相關業務發展和保護消費者權益,更好地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
博友“孫立堅”表示,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已涉及金融核心業務,它和供水供電性質一樣,與民生息息相關,故穩定性要求是第一!皶和!笔潜O管部門出于對目前互聯網方式再審查和安全性立法的需要。
博友“光遠看經濟”則提出了不同看法,很多人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夸大其詞和互聯網剛興起時對其風險的夸大一樣,網絡的發展恰恰證明了網絡技術帶來了效率和安全,而不是風險。如果監管者只懂得踩剎車這種最懶惰的手段,中國金融將錯過由移動互聯網帶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動了銀聯的奶酪
不少分析認為,虛擬信用卡被央行喊停,主要原因是損害了銀聯的既得利益,因為虛擬信用卡“直接從支付環節上把銀聯老大給踢出局了”。
博友“馬靖昊說會計”表示,央行叫停虛擬信用卡,我能理解,因為它的潛在受眾是低等收入群體,這個群體償還能力較差,應鼓勵他們多想著去賺錢而不是多花錢;對于叫停二維碼支付,是沒有道理的,我認為主要原因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直接與銀行相對接,斷了銀聯每筆交易的手續費收入。
博友“孫立堅”認為,銀聯和Visa與Master一樣具有自然壟斷性。
博友“光遠看經濟”表示,央行喊停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這不是技術和安全問題,而是出于利益考慮。
博友“楊春陽廣播站”則指出,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出現,是民營資本和民間經濟對國有金融長期行政壟斷的突圍和挑戰,不免會觸動原有利益格局。
給創新提供寬裕環境
許多博友認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固然有種種不完善之處,但要明確監管的邊界,不能對新事物進行粗暴干涉,必須為金融創新提供一個寬裕的環境。
博友“寂靜如雪的日子”表示,從短期來看,為防范安全風險,暫時喊?梢岳斫;但從長遠看,監管與創新從來都是一對矛盾,靠喊停不能解決實質性問題。在暫停后,監管層應與時俱進,在監管與創新中找到平衡點。
博友“余豐慧”認為,就安全問題本身,央行在叫停中明確表示“尚待進一步研究”。自己沒“研究”清楚就叫停,這是對創新的扼殺,是對守舊的保護,是對市場經濟的褻瀆!坝嘭S慧”還表示,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招待會說,我們要做到讓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讓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試問,法無禁止的網絡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為何就不可為呢?
敬請關注經濟參考報法人微博,參與微話題討論,@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