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未來路徑
早在中鋼集團“逾期風波”一開始,市場上就有傳聞稱,有關部門已經出面,有可能對中鋼集團注資200億元。
這一傳聞并未得到證實。但由此帶來的中鋼集團前途的問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對于是否會被重組,中鋼集團董秘李可杰日前曾表示稱,“目前沒有接到任何上級的消息,盡管很艱難,但大家還在按部就班的工作,積極調整,壓縮高風險業務!
李可杰也坦言稱,前些年大宏觀形勢比較好,投資多、鋼鐵發展快,我們公司擴張快、業務也多,我們應收賬款中有民營、也有國有的,一些客戶遇到生產經營的困難,我們也按照慣例去做,等待他們行情好轉,等他們自身實力恢復,我們也會作調整。
據中鋼股份的審計報告顯示,2013年應收賬款達142.83億元。欠款多成為了中鋼集團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但擺脫困境,短期無法依靠應收賬款。
“目前,鋼貿上下游資金緊缺,原有的鋼貿企業墊付資金回收還很難,只能等鋼鐵行業好轉之后逐步回收,這需要一個過程!币晃讳撹F行業的研究員分析稱。
在中鋼股份相關的公開數據中,有這樣一組數據值得注意。2013年,中鋼股份的情況有所好轉,全年實現利潤總額為7.43億元,投資收益12.80億元,主營業務仍在虧損,虧損額為7.22億元。
2013年,中鋼股份在主營業務虧損的情況下,正是依靠“投資收益12.80億元”等“副業”收入實現超過7億元的利潤總額。
實際上,在近年來鋼鐵行業低谷之時,就有不少的鋼鐵企業開始選擇拓展“非鋼業務”。其業務類型主要集中于與鋼鐵行業較為相關的礦產、物流、機械裝備、進出口貿易,以及金融服務和房地產業務等關聯度不大的領域。
武鋼、南鋼等十余家鋼鐵公司設立了物流、港務、裝卸運輸公司。此外,華菱集團下屬的財務公司已經開展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寶鋼所成立的電商平臺上海鋼鐵交易中心,去年一年的交易量達到了200余萬噸,注冊客戶2.6萬家。
相反的,2013年,馬鋼、鞍鋼選擇出售非鋼資產,韶鋼選擇剝離不良資產、大股東輸血方式,三者均實現了扭虧。一度巨虧的山東鋼鐵在2013年底通過出售旗下濟鋼和萊鋼的部分股權,獲得收益約2.77億元。
“中鋼內部正在進行業務調整,壓縮一些沒有更多效益水平、風險大的業務,比如鋼貿領域的業務,受全行業的影響風險因素多。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中鋼的調整力度也會加大!崩羁山芊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