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活字印刷術的“活化石”
2014-12-10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木活字排版
  中國木活字印刷文化村位于瑞安市高樓鎮平陽坑社區東源村,東源木活字印刷術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這是已知的我國唯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堪稱世界印刷術的活化石。
  這里的木活字印刷完全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工藝,完整地再現了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的作業場景,是活字印刷術源于我國的最好實物證明。2008年6月14日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以東源木活字印刷術為主體的“中國活字印刷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走進高樓鎮平陽坑社區東源村,一路打聽,終于找到村里的木活字印刷展示館?邕M這座頗有歷史感的老宅院子,如有一股墨汁芳香夾在南方特有的濕潤空氣中撲鼻而來。循院子中央坐著的一位老匠人,戴著老花鏡端詳一個個小小的木塊,他便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超輝。
  據《太原郡王氏宗譜》記錄:東源王氏祖上原居河南,其中一支在晚唐、五代王潮、王審知統治福建期間遷入福建。元朝時,隱居在福建省安溪縣長泰里的王氏先祖王法懋開始用木活字印刷進行“梓輯”,后來在明正德年間,王法懋的后裔由閩遷入浙江平陽,清乾隆元年(1736年)又遷入瑞安東源,“化俗譜之修”的木活字印刷術就此落地生根,東源人就有了“修譜”的傳統。
  王超輝說,王氏祖先并未像以前一些藝人那般敝帚自珍,將木活字印刷譜牒的技藝視為傳家秘籍,而是在收徒傳藝上十分開放。從王法懋到東源王氏家族已薪火傳承了24代,如今東源村仍有近百位不同程度掌握了木活字印刷技藝的譜師,年齡最小的才20來歲,最年長的已80高齡。
  不少專家學者告訴記者,東源村木活字印刷完整地再現了中國木活字印刷的作業場景,每道工藝都與古籍《夢溪筆談》、《農書》上記錄的相吻合,是活字印刷術源于中國的實物證明,也是已知的我國惟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中央電視臺《見證——發現之旅》欄目組在東源村拍的專題片《深埋的物證》說:“這里的每一個步驟,都和元代王禎的描述如出一轍。他們的做法,似乎就是從古代原封不動流傳下來的……”
  2001年,東源村木活字印刷術經媒體報道后,引起世人關注,驚呼“古老文明在這里重現”。10多年來,瑞安高度重視東源村木活字印刷術的保護和發展,通過設立東源木活字印刷展示館,建成第一個中國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完整保存27個木活字印刷版面和4萬多字模等一系列的推廣和傳播,讓世上更多的人知道瑞安東源,重新認知木活字印刷術。

  本稿件由本報記者章達飛組稿,由本報記者張和平采寫,對陳思義、嚴小章、潘勤勇、項樂茹、王鍵、林曉等在采寫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瑞安:中國汽摩配之都
· 圖說瑞安•城市影像
· 瑞安賦
· 瑞安:文采風流地 商行天下城
· 創新平臺成為產業升級“引擎”
 
頻道精選:
· 【思想】彩票公益金使用不能混水摸魚 2013-06-14
· 【讀書】探索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2014-12-09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大糧倉"遇多重瓶頸 東北黑土地"一年退化一厘米" 2014-12-09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