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破邊立 2015中國經濟總體好于去年
2015-01-05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GDP有望增7%以上

  記者 方燁/北京報道

  綜合多家機構預測,2015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會大于2014年,但是隨著穩增長再次成為政府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國內生產總值(GDP)仍有希望保持在7%以上,大體處于7%至7.2%的區間范圍。
  中國人民大學年度報告預測,2015年在常態情形下GDP增速將達到7.2%。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15年將延續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邏輯,使新常態的典型特征進一步持續;但在改革力度全面提升、房地產周期調整加大、經濟低迷持續以及財務困境進一步發展等因素的作用下,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將面臨多重挑戰和變異點。這決定了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必須在全面推進改革與調整的同時,加大底線管理的力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在2014年12月將GDP增速預測下調至7%。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解釋稱,外需難以顯著提升,消費總體平穩,投資因制造業產能過剩及創新技術相對不足、房地產庫存較高、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制約等因素而難以長期維持高速增長,且投資回報率在不斷降低。
  不過,2015年的經濟增長并不會失速。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判斷,2015年中國經濟是“有底部無高度”。在整個短周期經濟運行中,有足夠的力量和手段來托底,不會出現斷崖式下滑。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亦強調:“從房地產到政府公共財政支出到基建層面上,我們看不到讓經濟劇烈下降的力量!
  中國銀行預測“2015年很可能是中國本輪經濟下行的階段性低點或谷底”并非不可能。申銀萬國證券也預測,2015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會出清,金融市場會出清,全面深化改革有望落實,所以經濟更有可能呈現先破再立或者邊破邊立的格局!氨M管經濟增長率會回落到7.2%左右,但是由于最壞的情況基本上都成為過去,總體情況將好于2014年!

  CPI破“3”幾無可能

  記者 方燁 林遠/北京報道

  綜合多方預測,2015年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增速很難超過3%。生產者價格(PPI)在2015年能否轉正存在極大爭議。2015年中國經濟將是“低增長+低通脹”的大格局。
  經濟下行壓力是導致物價走低的最重要變量。從對經濟增長的預測來看,2015年經濟增長大概率低于2014年,這必然會導致CPI走低。
  其次,豬肉價格上漲低于預期。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15年生豬存欄量會較2014年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且勢頭有可能持續至年底。
  再次,以石油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以及國內工業經濟轉型繼續拉低PPI。國際能源署(IEA)2014年12月預測,油價可能面臨進一步下跌壓力,同時下調2015年需求增長預期,并預計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的穩健石油供應增長將加深全球油市供大于求的局面。
  中國工業生產面臨轉型陣痛同樣成為影響因素。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認為,中國已經步入工業化后期的階段,國際經驗表明該階段往往是曲折和極富挑戰性的,所以中國當前必須高度重視產能過剩、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第三次工業革命”三方面挑戰。統計數據顯示,至2014年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僅為7.2%,比2013年同期回落了2.8個百分點。
  在國際油價連跌與國內工業生產不振共同影響下,至2014年11月,PPI已經連續第33個月同比負增長,連續11個月環比負增長。華創證券研究所首席金融分析師牛播坤說,在目前產能過剩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行的大周期下,PPI還將在同比負增長的道路上徘徊很長時間。中國社會科學院最新預測,2015年PPI將同比負增長1.4%,略好于2014年的-1.7%。
  海通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姜超表示,低通脹導致實際利率上升、負債率惡化,將加劇經濟下行,預計抗通縮成為2015年央行首要任務,從長期看貨幣政策放松空間仍大。

  樓市進入“白銀時代”

  記者 梁倩/北京報道

  房地產市場在2014年似乎有點冷,成交量、價格、投資悉數下滑。在此背景下,行政性調控政策部分退出歷史舞臺,金融政策小范圍松綁。2015年房地產市場是繼續延續2014年的震蕩面臨崩盤風險?還是在政策松綁的背景下一改頹勢一路走高?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只字未提,被外界解讀為行政性調控政策將退出歷史舞臺。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在房地產市場下滑的背景下,2015年各級政府將密集推出救市政策,限購政策有望全面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房地產的突然轉向并非來源于政策調整,而是來自市場的供求失衡。近年來房地產行業不斷擠泡沫,其投資投機性功能明顯下降。2015年這種功能將繼續衰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日前表示,房地產業高速增長時代已經過去,進入了基數大、增速低時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最近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4-2015)顯示,2015年,全球住房市場將受益于經濟復蘇而持續增長。但另一方面,由于境外置業成本的不斷下降,發達經濟體將進一步分流我國中高端住房市場需求,商品房價格軟著陸。
  原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認為,去庫存是2015年首要任務!艾F階段預售面積已接近6億平方米最高峰,庫存壓力短時間難以消除!
  “如果底部運行在一個較長的周期,就有很多企業面臨現金壓力問題、資金周轉問題、銀行信貸問題、高利貸問題。如果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不改變的話,這個周期就會加長!比沃緩娬f。
  對于2015年的房地產市場,任志強認為,2015年將是房地產的生產小年,隨著房企穩定去庫存,房地產市場或將在四季度回暖。
  倪鵬飛認為,進入“白銀時代”的中國房地產整體延續衰退,一二線城市2015年下半年復蘇、三四線城市則在2016年下半年回暖。

  匯率將呈“雙向震蕩”

  記者 張莫/北京報道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新常態越發明顯。人民幣持續單邊升值已經成為過去式。展望2015年,伴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匯率的雙向震蕩幾成定局。
  回顧2014年,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態勢非常顯著。2014年3月15日,央行宣布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政策效應與市場看空情緒相互作用,人民幣進入2011年以來周期最長的一輪貶值。而在2014年4、5月份以后,伴隨著美元空頭平頭寸周期的結束,人民幣匯率開始回穩,隨后出現小幅反彈。不過在2014年12月份,受11月不太樂觀的外貿數據以及央行降息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又開啟了一輪貶值潮。
  業內普遍認為,短期的升值和貶值都屬于正常的波動,而長期來看,人民幣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稱,在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的背景下,確實存在貶值壓力,但更有可能進入雙向波動而非明顯貶值。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丁志杰此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幣還會是相對強勢的貨幣。盡管2014年中國經濟進入換擋爬坡轉型期,經濟結構的調整必然會帶來短期的經濟風險和經濟壓力。但是真正解決這些風險問題的過程也為未來進入新常態或者說新的發展階段提供了很重要的條件。這也是支撐未來人民幣穩定乃至走強的基礎。
  與此同時,未來一年雙向波動基調將主導市場,這不僅受到經濟或市場基本面因素的影響,更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的必然結果。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2015年將是堅持“匯改”方向的一年。他稱,提高匯率彈性是人民幣匯率改革中最為核心的問題。2015年或將進一步擴大匯率波動區間,考慮到目前人民幣兌新興經濟體的匯率波動區間可達到5%,預計美元兌人民幣波動區間將由目前的2%擴大到4%至5%的水平。

  A股市場或有更佳表現

  記者 吳黎華/北京報道

  無論是股票發行注冊制的改革,還是新退市制度的實施,無論是在制度變革層面,還是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層面,投資者都有足夠理由對于2015年的中國證券市場抱有更多期待。這種期待基于一個基本趨勢:中國證券市場正在過渡到一個更加市場化的階段,成為有效配置資源、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最為直接有效的工具,并因此真正具有了戰略意義。
  就市場的體制和機制層面而言,2015年,改革仍將是A股的主旋律。從目前進度來看,注冊制方案在2015年正式推出將是“板上釘釘”。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一旦注冊制推行, IPO節奏將會隨市場走勢而動。注冊制不僅可以讓A股市場舊有的“快牛慢熊”轉變為“慢牛短熊”的新格局,還會使“上市難、退市更難”的舊格局轉變為“大進大出”的市場新格局。
  除了發行體制的改革之外,2015年A股還將有望納入MSCI指數,成為全球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目標,為股票市場帶來巨量的增量資金;滬港通的具體效果將得到進一步驗證,為將來的深港通做好準備。資產證券化、股權眾籌、證券賬戶限制的放開等一系列改革也有望獲得突破性進展。
  A股市場有望在2015年取得更好表現:傾向于寬松的貨幣和信貸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推進的各項改革,剛性兌付的打破,市場實際無風險利率中樞的下移,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正在重新配置家庭財富,甚至將有數十萬億的資產流向股票市場和固定收益市場。投資者有理由相信,A股市場有望給投資者帶來更高的整體收益水平。

  信息消費規模將超三萬億

  記者 侯云龍/北京報道

  2015年,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消費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預計,2015年我國互聯網服務收入將突破8500億元,同比增長34%,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則會向15萬億大關發起沖擊。與此同時,互聯網對信息消費的拉動作用也將進一步顯現,工信部、發改委等權威部門預測,“十二五”后三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年底,我國信息消費規模將超過三萬億元。
  2015年,互聯網仍將不斷向金融、電信、零售等行業滲透,成為這些重點領域改革的技術推動力。
  2015年,互聯網經濟仍將是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不僅體現在其為中小微企業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更多體現在互聯網金融將成為中小微企業重要的融資渠道。
  互聯網的巨大推動力,已經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2015年,將會有更多鼓勵和促進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政策出臺。2014年年末,工信部內部會議確定,將在2015年繼續推動寬帶中國專項行動,創建寬帶中國示范城市;推動加快TD-LTE網絡建設和4G業務發展,力爭到2015年底實現4G用戶突破2.5億。而“虛擬運營商”的正式商用,民資進入電信業的持續推進,也有望在2015年迎來新的突破。屆時將激活更多未知的互聯網創新,激活數以億萬計的新財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2014年影響中國經濟的法律事件
· “深化改革元年”中國經濟漸露新形態
· 布局中國經濟更好未來
· 中國經濟更多得益私營企業崛起
· 社科院:中國經濟增速逐年遞減 2014年GDP增長7.3%
 
頻道精選:
· 【思想】實行注冊制關鍵是保證信息可靠真實 2013-06-14
· 【讀書】2014年不可不讀的經濟類圖書 2015-01-04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冀中突圍:打造“高端物流生態圈” 2014-12-30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