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半數機器人企業在做“山寨機”
模仿者眾 創新者少
2015-01-19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我國機器人產業方興未艾。據不完全統計,至2014年5月,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已達300多家,其中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當前,我國中小機器人企業中,帶有投機性質的試水者多,扎實投入者少;在技術開發上模仿者眾,突破創新者少。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統計,截至2014年6月,全國已建或擬建的機器人相關產業園(基地)36個,產業園規劃面積超過2.8萬畝,到2020年的規劃投資額超過5000億元。
  數據可見,機器人產業投入不可謂不“多”,但其中部分產業投入或好高騖遠或掛羊頭賣狗肉,產業“虛火”旺得很。
  2013年重慶市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聯盟成立,當地喊出了到2020年重慶機器人產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1500億元的目標,天津公布到2015年機器人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沈陽撫順新城不勝數2013年宣布要建全國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預計年產值500億元。但2013年全年,我國的機器人整體市場規模才不到200億元,即使按照專家預測的年均30%的復合增長率計算,市場也容不下如此多的企業和園區。
  浙江某機器人產業基地2013年底建立,首批入駐的某企業當年成立,自稱年產600臺工業機器人,并拿下150畝地,擬投建年產萬臺的廠房和流水線。但據記者了解,目前國際四大巨頭在華產量不過數千臺,沈陽新松等國內較大的機器人企業年產量只有1000多臺,該企業數據虛高現象可見一斑。
  《經濟參考報》記者暗訪發現,由于政策利好,不少企業盲目進軍機器人產業,個別企業甚至目的就是赤裸裸拿地、拿政策。
  “機器人產業不缺少土地廠房,有些企業就是為了土地廠房而來!鄙虾C器人協會會長徐建國說。
  亞洲制造業協會主席羅軍表示,一些進入機器人產業的企業并不具備能力,某電機生產企業甚至沒有實驗室、研發團隊和檢測手段,也號稱要搞機器人。
  即使是一些有備而來的企業,也基本停留在組裝、仿制階段。天津易而速機器人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天江直言,很多企業沒有技術,就是買技術買東西組裝,行業只是“看起來很火”。
  “國內50%機器人企業都在做‘山寨機’,把成熟的國外產品拆開后照搬,或者購買老款機器人圖紙自己開模做!崩钊鹤詣踊偨浝硎鸩┱f。
  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以掛上幾塊機器人企業的牌子謀政績。天津深之藍海洋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建倉透露,自己最近經常接到類似的政府招商電話,“只要去掛個牌,幾年免租,多少獎勵。這種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確實吸引不少業內業外企業往里擠,但真正能成長起來的很少!
  面對機器人產業四處開花,盲目發展的苗頭,眾多業內人士擔憂,產業“虛火”過旺恐重蹈光伏產業覆轍。
  上海納博特斯克傳動設備有限公司(零部件)董事、副總經理楊軍表示,現在各地投入、目標都很大,動輒要達到幾百億的年產值,一定會出現調整,優勝劣汰。而由于核心技術缺失,自主品牌夢也將被埋葬。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的浮躁和虛火,有其市場動因,也與地方政府盲目推動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國家應該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給予政策性引導和糾偏,滅虛火、扶精尖,避免其陷入“看上去很美”的發展怪圈。
  “首先應嚴格審批機器人產業立項,提高準入門檻,建立追溯機制!壁w杰說,地方扎堆上馬機器人產業造成良莠不齊企業入市,很容易形成業內惡性競爭,可能制約國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所以門檻一定要提高。
  羅軍表示,國家層面還應對機器人產業布局統籌安排,注重培育,引導產業走高精尖方向,而不是簡單地給地蓋廠看數據。
  “解決了生產問題,還要扶持企業銷路!瘪樏糁弁嘎,德國對一些容易導致工傷、職業病的危險、有毒、有害等特殊工種,通過法律規定強制采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這在某種程度上拓寬了機器人企業的市場。
  針對中小企業科研力量不足的現實,業內人士表示可加大產學研對接力度。常州智寶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長峰直言,目前90%的產學研對接存在問題,國家政策總是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
  魏建倉說:“可以考慮讓高校老師用產品入股,成功可以分成,解決積極性不足的問題!壁w杰則認為,國內各項研究當形成合力,避免與市場脫節,要鼓勵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投身產業鏈各段發展。
  廣東中山市八達機器制造有限公司業務經理任道冠表示,中小企業流動資金有限,合作開發技術,共同擁有技術產權或將是中小企業獲得技術支撐的重要手段。

  (本稿件由記者孫洪磊、劉巍巍、馬曉澄、孔祥鑫、賈遠琨、王瑩采寫)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核心技術久攻不克 機器人產業外企占據70%以上市場份額
· 我國機器人年銷量或將突破5萬臺 產業發展需警惕低端陷阱
· 機關部委密集調研 機器人產業有望獲百億扶持
· 工信部將從三方面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
· 國際機器人聯盟計劃在成都建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創新示范平臺
 
頻道精選:
· 【思想】養老金雙軌制終結,實質公平起步 2013-06-14
· 【讀書】一飛沖天的小鳥是怎么練成的? 2015-01-15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減產之爭 是誰分裂了歐佩克 2015-01-16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