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氣囊問題頻發 凱迪拉克等多車企被投訴
2015-02-09    作者:記者 劉回春    來源:中國質量萬里行
分享到:
【字號

  “2014年12月22日,在高速公路因霧發生追尾,新車剛買不到3個月,車左側幾乎全部撞壞,左側車頭撞沒了,防撞鋼梁露出變形,安全氣囊卻沒有彈出!睙熍_的趙先生向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稱。

  隨著汽車擁有量迅速增加,交通事故頻發,汽車的安全性就變得尤為重要。安全氣囊在汽車發生正面碰撞時,減小由于巨大的慣性所造成的對駕乘人員的傷害,起到重要保護作用。當今,安全氣囊已經不是高檔轎車的專利,成為中檔轎車甚至經濟型轎車的標配,汽車企業把氣囊當作賣點大肆宣傳。

  由于對安全氣囊保護作用過分宣傳及安全氣囊本身存在的問題,導致投訴維權頻發。

  投訴涉及車型廣泛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調查統計發現,類似煙臺車主趙先生的遭遇其實并不少見,根據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部投訴資料,2014年關于汽車安全氣囊專項投訴中,問題較為嚴重的34條投訴,即涉及15個廠家的30種車型。

  其中包括豐田、凱迪拉克這樣的進口車,上海大眾、一汽大眾等合資品牌,還有不少國產品牌。車型包括,凱迪拉克、廣汽豐田逸致、上海大眾斯柯達明銳、奧迪、別克君威、別克新凱越、帕薩特、伊蘭特、東風風行景逸、東風悅達起亞、東風風神、標致307、奇瑞瑞虎、長安CS35、長城哈弗H6等。

  投訴問題表現為三個方面:

  1、汽車發生嚴重碰撞后安全氣囊不能正常打開,造成人員傷亡,廠家認為安全氣囊爆開需要看撞擊的力度及角度,如果沒有撞到氣囊感應模塊,即使事故再嚴重,安全氣囊不彈出也是正常的,結果與車主產生糾紛;2、汽車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安全氣囊出現問題,廠家推諉,不能及時排除故障;3、汽車正常行駛過程中,安全氣囊無故炸開,造成車主驚嚇及損失,廠家推諉扯皮,拒絕承擔責任。

  出問題就是大問題

  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汽車安全氣囊是一種隱形裝置,設置在車內正副駕駛位、車內前排、后排和車頂三個方位,裝有安全氣囊系統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RS字樣,旨在當發生碰撞事故時減輕乘員的傷害程度,避免乘員發生二次碰撞或車輛發生翻滾等危險情況下被拋離座位。當汽車不出事故時,汽車安全氣囊有無或者數量的多少對汽車性能并無任何影響,而一旦發生嚴重碰撞事故,汽車安全氣囊如果不能正常打開,出現的問題往往就會成為大問題,造成人員傷亡。

  其實,這樣的例子已經不勝枚舉,以下列舉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部2014年12月收到的投訴三例。

  云南楊先生,2014年4月12日駕 駛一輛上海大眾斯柯達明銳2013款1.6L AT逸杰版轎車,在外出旅游途中與一輛大貨車追尾,車輛正面撞擊損毀嚴重,后經鑒定已經達到報廢標準。但是汽車前排兩個安全氣囊均未彈出,導致駕駛員和副駕人員受傷。楊先生與廠家及經銷商多次協商,“均說向上邊反應后答復,至今未果!

  威遠縣的溫先生2012年11月購買了一臺長安CS35汽車,2014年5月13日在云南彝良不慎翻下200多米的懸崖,因安全氣囊沒有打開,造成雙腿骨折、肋骨骨折,全身多處受傷!200多米高度墜下,安全氣囊都沒有打開,純屬設計缺陷,氣囊根本起不了安全作用!睖叵壬J為。

  而汽車廠家含糊其辭的態度,更讓溫先生無法接受。

  邯鄲張先生的一汽大眾速騰轎車,事故后安全氣囊沒有打開,駕駛員死亡。

  高田再將安全氣囊推向風口浪尖

  2014年12月,本田汽車公司宣布,將擴大在美國和日本市場因為高田公司安全氣囊缺陷而需要召回的車輛數量。2008年以來,高田公司生產的這種可能在啟動時產生致命金屬碎片的安全氣囊已經導致本田公司在美國市場召回近700萬輛車。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考慮施壓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微博]、克萊斯勒/FCA美國、寶馬[微博]、本田和馬自達等車企,讓這些公司擴大在美召回高田氣囊車輛,可能再涉及500萬輛車。之后菲亞特克萊斯勒宣布將在全球各市場總計召回330多萬輛老款車,寶馬也在美國召回14萬輛3系,成為最新兩起高田氣囊召回案。

  從蓋世汽車網的資料看,“高田氣囊門”已經堪稱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召回。從召回汽車數量看,該召回已經遠超過2014年之前召回排行榜領先的“豐田踏板門”等,只有今年通用汽車的“點火開關門”可以相比。

  資料顯示,高田和豐田合成是日系車的首選,高田隸屬于豐田集團,但豐田并非最大客戶。高田收購德國的Petri,進入寶馬的供應鏈,同時也是福特和克萊斯勒的主要供應商。

  高田公布的有使用安全隱患的汽車品牌包括:豐田、本田、馬自達、寶馬、日產、三菱、斯巴魯、奔馳、奧迪、克萊斯勒、福特和通用。

  在中國地區,僅日產、本田、馬自達、寶馬和豐田等宣布召回采用高田問題氣囊的車型,多數品牌均未發布任何召回公告。

  國家質檢總局就高田氣囊問題發布風險示警通告,并將持續關注后續調查情況,根據技術調查依法采取進一步措施。

  業內人士提醒廣大車主,汽車出現事故后安全氣囊雖然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卻“不打保票”,保障駕乘人員安全行駛才最靠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本田將擴大汽車召回調查安全氣囊缺陷
· 一汽大眾因安全氣囊問題召回超27萬輛奧迪
· 豐田因安全氣囊隱患召回24.7萬輛汽車
· 汽車點火開關缺陷和安全氣囊隱患
· 安全氣囊缺統一標準和第三方鑒定 消費者維權難
 
頻道精選:
· 【思想】國企反腐力推深化改革 2013-06-14
· 【讀書】把世界甩在身后 2015-02-06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農民工討薪陷“連環債”深坑 2015-02-09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