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波:制造業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
2015-03-23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于3月21日-23日在北京舉行。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表示,比較優勢的動態變化,正在重塑國際產業分工體系,國際產業分工與競爭格局正在加快調整。制造業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制高點,各國紛紛把發展先進制造業上升為國家戰略。


以下為發言實錄:

    謝謝主持人利偉誠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告辭再次來到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利用這個機會我就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問題談幾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已進入攻堅克難力求實現突破的新階段,產業結構調整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所在,“十二五”以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持續推進,重點行業競爭力明顯的提升,原材料結構調整取得積極的進展,裝備工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消費品工業整體水平明顯提升,電子信息產業保持較快的發展。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和骨干企業,特別是高速軌道交通,百萬千瓦的核電裝備,百萬千瓦的超超臨界的火電裝備,百萬千瓦的水電機組,特高壓輸變電設備,萬米深海石油鉆探設備,移動通信系統設備等高端裝備制造業,已經具備全球競爭力。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穩步推進,信息技術加快普及應用,工業企業的數字化工具普及率達到5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數控裝備比重達到30%,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售達到了3.7萬臺,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智能制造引領工業企業步入信息化綜合集成新階段,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十二五”規劃前四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別下降21%和28%,基本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的目標。更令人振奮的是“十二五”期間我國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2013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支出8318億元,研發投入強度提高0.8個百分點,占到全社會研發投入的70%左右,載人航天、衛星導航、載人深潛,高性能計算機新一代無線通信網,取得了重大突破,TD-LTE成為4G國際標準之一,2014年我國工業增加值達到22.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5.85%。220多種主要的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制成品和出口國,56家制造業企業入選財富雜志評選的世界500強,各國中居于第二,我國作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我們清醒地看到中國產業結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矛盾和問題,主要是關鍵的核心技術不掌握,產品的檔次和質量不夠高,基礎能力不強,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十分突出,生產要素傳統比較優勢日趨弱化,產業結構調整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女士們,先生們,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經濟新常態,經濟發展呈現一系列明顯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經濟新常態給我們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要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關鍵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核心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第二,全球產業發展進入深度調整,深刻變革的新時期,對我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出了緊迫要求,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引發全球產業發展的方式變革,從產業形態看,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互聯網+”成為產業發展新常態,從創新模式看創新載體由單個企業向跨領域多主體的創新網絡轉變,從生產方式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與制造業融合不斷深化,智能制造加快發展,從組織形態看,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特征日益突出。

    二綠色低碳發展成為全球產業轉型升級的基本方向。在氣候變化、環境污染、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問題上,各國加快發展理念的革新,綠色低碳日益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新故事。

    三是比較優勢的動態變化,正在重塑國際產業分工體系,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繼續深化,各國資源、能源、人力技術的生產要素正在發生變化,比較優勢動態轉換的特征日益明顯,發達國家加緊重振制造業,發展中國家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制造業,推動工業化的進程,國際產業分工與競爭格局正在加快調整,值得重視的是新一輪全球產業的深刻變革中,制造業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制高點,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以后,各國注重將制造業創新作為驅動經濟發展轉型的核心力量,紛紛把發展先進制造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如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的計劃,德國工業4.0,英國制造2050,新工業法國,印度制造戰略等等,面對上述的新動向、新情況,對我國來說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變得更加緊迫。

    第三,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工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戰場,歷來都是創新最為集中最為活躍的領域。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作強國,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等23個部委制定的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建設制造業強國的宏偉藍圖。實施好中國制造2025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為此,我們要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把創新擺在產業結構調整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和創新鏈建設,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突破一批關鍵共性基礎,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形成一個讓創新創業能夠源泉永流活力迸發的社會環境。

    二是堅持質量為先!訌娰|量技術公關和自主品牌培育,質量監管體系和先進的質量文化,營造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著力點,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的推廣應用,……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四是堅持融合發展,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走軍民融合發展道路,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促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形態、生產方式、商業模式變革,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的發展,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五是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才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支撐,建立健全適應產業變革的人才培育機制,加快培育產業發展的各類各層次人才,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產業人才隊伍。

    女士們,先生們,中國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建設制造強國,是在新一輪全球化大背景下形成的,我們將與國內外各界開展合作交流,擴大雙邊、多邊、區域合作,不斷提高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共同為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謝謝各位!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馮飛:"互聯網+"和工業制造業結合將帶來重大機遇
· 四大怪相折射中國制造業之痛
· "新常態"倒逼制造業升級
· 制造業原有商業模式將被顛覆
· 河北裝備制造業享政策紅利
 
頻道精選:
· 【思想】住房公積金不應成為政府調控工具 2013-06-14
· 【讀書】當前經濟形勢的六大前沿問題 2015-03-17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科研經費流失觸目驚心 部分企業打科技牌撈"快錢" 2015-03-23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