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排放政策接踵而至 清潔煤電還需理性推進
2015-05-11    作者:記者 張沖/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在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2015-2020年)》中,“發展超低排放燃煤發電,加快現役燃煤機組升級改造”再度被列為七大重點任務之一。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發展超低排放煤電、對燃煤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將成為當前節能減排、建設清潔煤電的“高性價比”選擇,與此同時,面對超低排放升級改造大潮的到來,還需避免環境效益差、經濟代價大、能源消耗多、帶來二次污染的超低排放改造。

  近兩年超低排放政策接踵而至

  所謂超低排放,普遍認為是為減少燃煤電廠常規大氣污染物排放、有效改善環境質量,比排放標準中對一般情況下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更嚴要求下的污染治理后排放的簡稱。根據中電聯2015年初發布的《中國電力工業現狀與展望》,超低排放主要針對的是常規大氣污染物,即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而不包括其他污染物和二氧化碳。
  去年以來,涉及火電企業“超低排放”的政策便逐次落地。7月,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執行,9月《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由三部委聯合印發,要求全國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克標準煤/千瓦時;東部地區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中部地區新建機組原則上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鼓勵西部地區新建機組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
  而此次國家能源局的行動計劃則明確將“發展超低排放燃煤發電,加快現役燃煤機組升級改造”列為未來五年煤炭清潔利用的七大重點任務之一,并再度提及“到2020年現役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時”的目標。

  有效推動超低排放 改造成本補償是關鍵

  在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一次能源以煤為主、電力生產以火電為主的格局將長期存在。中電聯發布的“2014年電力工業運行簡況”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36019萬千瓦,其中火電91569萬千瓦(含煤電82524萬千瓦、氣電5567萬千瓦),占全部裝機容量的67.4%。根據業內人士的相關測算,實施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增加的發電成本約為0.02元/千瓦時,增加發電成本后的煤電度電成本不超過0.5元,仍低于天然氣發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因而相比較而言,對燃煤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在經濟上是劃算的,這也是目前燃煤發電清潔化的“高性價比”選擇。
  盡管如此,排放標準的提升也直接意味著改造成本、減排成本的增加,再加上不久前開始執行的上網電價下調,進一步削減了煤電企業的利潤空間,給煤電企業的經營增加了多方的壓力。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要想有效推動超低排放,對于改造成本的補償仍是一個關鍵的問題,除了在現有的脫硫、脫硝、除塵電價基礎上進一步對超低排放進行補貼之外,還可以借鑒碳排放權市場的經驗,培育排污權市場,用市場的途徑補償超低排放成本,以及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超低排放的融資支持等。
  繼去年9月國家政策出臺之后,山東、山西、河北等省份也陸續出臺了地方版的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相關政策和規定,有的省還提出了比國家標準更為嚴格的要求。在國家對環境保護和火電排放要求日趨嚴格的大背景下,煤電企業出于謀求自身生存,以及獲得新項目審批等種種內在需要的驅動,也已經開始紛紛試水超低排放改造。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6月份國華電力舟山電廠宣布首臺超低排放機組投運之后,浙江、江蘇、山東、廣州、福建、河北等多個省份都陸續出現了低于燃機排放標準的煤電機組。浙商證券等分析機構預計稱2015年將成為煤電超低排放改造的大年,2016年市場將達到全面高峰。

  面對市場熱潮 專家提醒理性看待

  面對煤電超低排放的熱潮襲來,專家們提醒業界要理性看待,不能將追求超低排放簡單化,而應當立足于長期穩定的達到現有排放限值或設計值,在兼顧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推進超低排放。目前所提及的“超低減排”主要限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粉塵等3項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二氧化碳、汞、廢水和其他固體廢物等并不在考察之列;另一方面,受到技術發展制約,目前主要靠增加設備裕度、增加設備數量等來提高脫除效率,無形中會在去除污染物、降低排放量的同時也增加能耗。因而,以更高層次上的節能減排視野來看,上述超低排放改造的外部成本也不容忽視。
  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就曾指出,大面積、爆發式的煤電超低排放不科學,存在對環境質量的改善微小、從全社會角度講邊際成本過高、付出的系統性間接成本大等問題。中電聯還在最新發布的“2015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中專門提及,“應因地制宜、因技術經濟條件支撐和當地電力供需情況,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穩妥有序推進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避免環境效益差、經濟代價大、能源消耗多、帶來二次污染的超低排放改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國電清新創新技術助大型燃煤機組超低排放
· 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獲資金支持
· 國電清新創新技術助河南大型燃煤機組實現超低排放
· 華能探出煤電超低排放技改新路
· [專家論壇]煤炭產業可實現“超低排放”
 
頻道精選:
· 【思想】環境治理首先要政績觀“綠化” 2013-06-14
· 【讀書】從IT到DT 2015-05-06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改革推進落實遭遇“軟抵抗” 利益固化現象浮現 2015-05-07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