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隨著一聲清脆的聲音,一輛共享單車被解鎖了。這個聲音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短短一年內共享單車已經改變了很多人的出行方式。然而,剛剛解鎖這輛共享單車的人并不是它的用戶,而是隨著這一新的經濟業態出現的新型職員——共享單車運營專員。
“這是一輛被違規停放在小區內的共享單車,我們通過手機APP的定位功能找到了它,解鎖后把它騎出去,以便更多的用戶使用,”摩拜單車的運營專員謝于華說,“我們每天都會在很多小區內發現有類似情況的車輛,將它們移到小區外是我們日常的工作任務之一?!?/p>
從2016年10月至今,謝于華做共享單車運營專員的工作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他每天的工作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將違規停放的共享單車搬運到正規的停放區域內;二是根據后臺數據的提示進行車輛調度,合理分配共享單車的流量;三是對共享單車進行故障排除,尋找到用戶報障的車輛,進行簡單的檢查,并將故障車輛標記出來送去維修。
在共享單車這一全新的行業,數千個運維專員大部分都是“跨界”的。謝于華學的是通信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后做了半年多的手機軟件測試員。與謝于華情況類似的還有他的同事張雯,他之前在一家手機公司做軟件分析工作。
“其實這份工作的科技含量也很高,舉個例子,我們后臺的數據可以在15分鐘內迅速響應,指示我們合理調配車輛分布,其實我們的工作是前端和后臺共同作用的結果?!睆場┱f,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魔方”,摩拜單車實現了違規停車圖像自動識別,準確度超過99%,處置違停效率大幅提升。
共享單車這一行業雖然誕生時間不長,但卻在迅速的擴張中進入了下半場。除了要鋪投更多單車、進入更多城市之外,更重要的是實現精細化的運營維護。
張雯和記者展示,通過對實時數據的即時判斷,可以精準掌控每一輛智能共享單車的位置和狀態,還能夠深度挖掘和分析時間、位置、天氣、交通流量、出行特征等數百項變量,進一步調整供需平衡,甚至實現騎行趨勢預測,最終達到智能化停放管理。
如果說科技是后臺“大腦”的話,這些運維專員還需同步承擔“手腳”的功能。此前,就有運維專員可以徒手舉起6輛共享單車的新聞?!叭粘5墓ぷ鬟€是挺辛苦的,需要根據后臺指令一直在外面跑,我們工作最忙的時間主要是在上下班早晚高峰期,這段時間用戶對車輛的需求很大,我們調度的壓力也會比較大?!敝x于華說。
“我們是這一技術的受益者和使用者,同時也想成為一個改變者?!敝x于華說,技術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反過來又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讓每個人都可以為更綠色的生活方式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