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2019年9月28日思皓E20X正式上市,這是自2016年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中國)正式合作后推出的首款車型。作為中國第一個新能源合資企業,思皓E20X并沒有被高調的宣傳,與三年前品牌成立的高調相比形成了不小反差。在新能源新產品層出不窮的年代,思皓E20X也“不出意外”的受到冷落。除了品牌沒有在宣傳方面投入太大的熱情,思皓E20X在產品層面未能展現出“新鮮感”或許也是讓這款品牌開篇之作成為“小透明”的原因。
??“大眾味道”最低的大眾系產品
??回想江淮大眾牽手之時,大眾作為國內市場合資品牌的先驅在新能源領域存在感極低,而江淮則是自主品牌中率先在新能源市場發力的代表。一方提供了強大的市場號召力,一方提供了相對優勢的技術支撐,思皓可以說擁有著很多品牌不具備的“先天優勢”。
思皓E20X
??但思皓E20X從亮相到上市一套流程走過,消費者們發現在它的身上大眾的“存在感”并不高,或者說大眾的功力著重體現在“體驗”,而非視覺層面。思皓E20X的裝配工藝、產品整體的品控均達到了大眾的產品標準,甚至在高配車型上配備了大眾常在高端車型上采用的Alcantara材料,鑒于思皓E20X的價格區間(12.8萬-13.8萬元),Alcantara無疑起到“提亮”的作用。既然思皓E20X只在工藝與配置方面體現大眾的“存在感”,那這款品牌首款車型是完全獨立打造的產品嗎?
思皓E20X車尾設計
思皓E20X與江淮iEV7S動力總成完全相同
??其實思皓E20X已經給出了答案。無論是外觀、內飾的設計,還是車身尺寸,思皓E20X都與江淮iEV7S保持著高度相似,在動力技術方面,二者更是完全一致。思皓E20X與江淮iEV7S同樣搭載了了49.5kWh的電池組,最大輸出功率92kW,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為402公里。由此看來,消費者將思皓E20X成為江淮iEV7S“換殼車”的說法不無道理,而這樣的產品“研發”,也無疑將江淮大眾思皓創立初期營造的關注度自行削弱,大眾在中國市場多年來的種種積累,都未在思皓E20X這款車型上得到充分展現。
??“退居幕后”的大眾如何發光發熱?
??相比起在思皓品牌的“退居幕后”,大眾在捷達品牌明顯參與感更高,同為大眾參股的全新品牌,同樣被消費者稱為“換殼車”,捷達品牌在產品上市初期便已經取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兩款在售車型單月聯袂貢獻了破萬的銷量。
思皓E20X內飾設計
??究其原因,大眾為捷達品牌提供的“支持”是顯而易見的優勢,大眾品牌主打的MQB平臺、久經市場驗證的EA211發動機,讓捷達品牌的產品散發著濃厚的大眾“味道”。外加捷達作為車系在中國市場積累的440萬用戶基礎,都讓捷達作為品牌獨立運作后擁有著技術與市場雙方面的優勢,從某種角度上看,捷達品牌是大眾品牌的“血親”。
思皓E20X車載導航
??相比于捷達品牌,思皓至多只能算是大眾品牌的“遠房”,脫胎于江淮的平臺、技術顯然無法享受到大眾之于捷達的“福利”。鑒于江淮iEV7S單月(8月)23輛的業績,群眾基礎自是無從談起。如果說大眾在捷達品牌做到了“親力親為”,那么在思皓的體系中大眾并沒有預想中的“發光發熱”,對思皓而言,可能需要在第一時間學會“獨立成長”。
??寫在最后:
??從頭頂“光環”品牌成立,到首款車型上市未能掀起波瀾,思皓E20X顯然沒能打響中國第一個新能源合資品牌的“第一炮”。但是,思皓E20X在市場中“透明”的存在并不意味著思皓未來的前景,相比于三年前江淮大眾牽手之時,大眾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技術的發展已展現了明顯的進步,同時江淮也在三年時間里穩步發展。相信在思皓未來的產品矩陣中,會打造出新能源市場需要的主流產品,也將逐漸發揮出大眾品牌參與其中帶來的多方優勢。(作者:黃屾?圖片來源:思皓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