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建工集團近年來積極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交通一體化、產業轉型升級、公共服務保障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在京津冀地區建設各類工程百余項,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豐臺站、雄安站、清河站、冬奧會場館群、通州副中心圖書館……一項項重點工程凝結為中鐵建工集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生動實踐。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施工現場。中鐵建工集團供圖
三城生活一日達
工作在天津、出差去北京、回家到保定,這是中鐵建工集團北方公司員工白杰的三城生活,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交通一體化的微觀縮影。
自1953年承擔北京站建設任務以來,中鐵建工集團充分發揮“鐵路站房建設王牌軍”的領先優勢,承建了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天津站等京津冀地區大型鐵路站房。五年來,隨著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深入推進,中鐵建工集團參與建設的石濟客專、津保鐵路等建成通車,構成京津冀“矩形”高鐵環形網;五年來,京張、京雄、京唐等城際鐵路加快建設,環首都“半小時通勤圈”覆蓋范圍逐步擴大,中鐵建工人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9年12月,京張高鐵始發站之一和沿線規模最大的鐵路站房——清河站揭開面紗,寬敞明亮的站房整裝一新,靜待四方來客。清河站修建于鬧市之中,施工只能在長670米、寬146米的狹縫里展開,作業面積受限、安全防護壓力極大。中鐵建工人在施工過程中首次實現BIM技術全生命周期運用,首創“三維鐵路站房工程管理平臺”,打造智能鐵路站房。清河站開通運營后,從北京到張家口的時間將縮短至1小時以內,北京城區豐沛的科技、教育人才資源與京西北優良的生態旅游資源將實現優勢互補。
清河站向南20公里,豐臺站正如火如荼地建設著。作為北京城南地區重要鐵路樞紐,對于疏解北京西站客運壓力、解決北京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拓展未來首都發展新空間意義重大。中鐵建工集團3000余名建設者克服結構承載壓力大、鋼骨混凝土結構施工難等挑戰,為打造全國首座雙層車場鐵路站房而日夜鏖戰。
雄安站施工現場塔吊林立,與豐臺站遙相呼應。作為雄安新區首個重大交通項目,京雄城際鐵路對于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雄安站、固安東站、霸州北站等京雄城際鐵路河北段全部站房都是由中鐵建工人承建的?!澳軌蛟谇甏笥嫷某鞘薪ㄔO中修建舉世矚目的高水平、高質量車站是一項光榮而又偉大的工作?!毙郯舱究偣こ處焻莵問|滿懷信心。
每天,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京津冀地區30余座鐵路站房,迎來數百萬步履匆匆的旅客;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城市的地鐵站中,白領、學生、工人在這里交會擦肩;京新、承唐等高速公路上,東馳西騁的汽車熙來攘往,大興機場南航國際貨運站里,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吞吐不息……這是中鐵建工人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織就的繁忙圖景。
助力產業新藍海
產業轉移對接協作,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也為京津冀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能。中鐵建工集團精準打造產業平臺,在京津冀地區的冰雪產業、軌道交通產業、數據產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019年9月30日,隨著張家口賽區冬奧村主體結構正式封頂,山巒間鱗次櫛比的建筑群雛形已現。由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越野滑雪中心、冬季兩項中心也正加緊建設。這是張家口冰雪產業的核心平臺,以冬奧會為契機推動冰雪產業集聚發展,承載著張家口生態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力的美好希冀,而它的實現首先要面臨著的就是冬奧場館建設難的挑戰。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是中國首座跳臺滑雪場地,建設于山谷之間,賽道距山體斜坡面尚有20米高度。為了解決材料運輸、高空作業等難題,建設者在山下設立拼裝平臺,把小構件拼裝成獨立單元并運輸上山后,再吊裝就位。同時積極參與國家科技部“科技冬奧”重點課題“人工剖面賽道類場館新型建造、維護與運營技術”的研發,筑就一流的奧運場館。冬奧會結束后,“三場一村”將作為奧運遺產永久保留,成為奧林匹克公園,推動張家口冰雪經濟產業和文化旅游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向北,寫好冬奧會答卷,促進張家口高質量挖掘生態資源;往南,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機遇,助力保定承接北京軌道交通產業轉移。驕陽下,河北保定的工地上,機電安裝作業正在緊張地進行中,施工位置正是保定市一號重點項目——河北京車造車基地。京車造車基地總建筑面積約47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有城軌新造不銹鋼A/B型車系統、磁浮車輛系統等,投入生產后,每年可生產1300輛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在保定形成軌道交通產業集群。
在天津武清區高村科技創新園區,一座形似芯片的純白建筑處理著來自全國的數據,這是中國鐵路的核心大腦——中國鐵路主數據中心。作為武清區六大產業集群之一,大數據產業是當地經濟發展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所在,中國鐵路主數據中心則是這一產業集群的重點工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中鐵建工人克服酷暑、暴雨等不利條件,完成5456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完美履約國際A級數據中心對溫度、消防等系統的超高要求,順利完成超大體量設備安裝,打造出中國鐵路最高等級的數據中心。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鐵建工集團建設了一大批橋梁廠、機車車輛廠等鐵路工廠,創造了“七項共和國第一”,奠定了中國鐵路工業的基礎;今天,中鐵建工集團正以全新的姿態參與京津冀地區產業轉型升級與轉移承接,見證著破繭成蝶的華麗轉身。
一軸兩翼拓空間
2019年10月28日,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通州副中心圖書館工程動工建設。在通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疏解中心區過多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城市新空間、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中鐵建工集團充分發揮大型公共建筑專家的實力,積極參與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等公共建筑建設,助力副中心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升。而在北京兩翼的另外一翼——雄安新區,中鐵建工集團除了承建雄安站等交通基礎設施,還設計、施工了雄安容西服務中心等公共建筑。容西服務中心是雄安新區先期建設項目和雄安新區管委會辦公地址,建成后將與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共同構成雄安兩大政務中心,為新區建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深度參與雄安新區、通州副中心兩翼建設,打造京津冀地區科教文衛領域精品工程,中鐵建工集團促進以往過于集聚的優質公共服務功能向京津冀更廣闊地區輻射,三地百姓同享更舒適便捷的高品質生活。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新校區的建設,是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戰略決策的重要項目。新校區位于懷柔區楊宋鎮,建筑面積17.88萬平方米,包括行政辦公樓、宿舍樓、圖書館、劇場、影院、大學生活動中心等建筑單體。中鐵建工人克服了夏季高溫酷暑、冬季嚴寒、施工材料限產限運等諸多困難,確保了各建筑單體按期竣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
截至目前,中鐵建工集團在京津冀地區累計承建了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7座高校13個項目的建設任務,構建了世界一流的教育和科研平臺;建成了解放軍307醫院、天津第四中心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生態城代謝病醫院等10座醫院,有力緩解了醫療資源緊張的壓力;打造了國家圖書館、園博園主展館、二七劇場等近10座重要文化場館,豐潤著市民精神生活空間。
共建、共融、共享,京津冀協同發展仍在路上,中鐵建工人仍將砥礪前行,不辱使命、不負重托,走好今后的一個個“五年時光”,攜手共織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美好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