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謀共識聚合力 構建沿黃區域發展新格局
黃河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聚焦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2020-10-28 作者: 來源: 經濟參考報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賴以生存發展的寶貴資源。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黨中央著眼全國發展大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落實國家黃河戰略,需要各方謀共識聚合力,保持定力、久久為功。

  由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共同主辦的黃河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10月26日在西寧舉辦。與會專家和企業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構建沿黃區域發展新格局等議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聯合國人居署中國項目主任張振山:

  黃河流域人居環境得到巨大改善

  2015年9月25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舉行,與會的193個成員國共同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議程包括17個大的發展目標,169項子目標,主要從經濟、社會、環境等維度來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為2016年到2030年這15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就全球而言,目前,許多地方正在取得進展,但是總體上進展的規模和速度尚未達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需要的水平?!睆堈裆浇榻B,“中國是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今年實現脫貧攻堅的目標后,可以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制定的減貧方面的發展目標,在其他方面,如城市和人居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p>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兒女的母親河,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有著豐富的資源和純樸的民風。黃河“九曲十八彎”,流經九個省區,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區域,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生態安全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張振山介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也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舉措。

  張振山說,隨著經濟的發展,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黃河流域的人居環境都得到了巨大改善,機場、鐵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非常完善,為我們生產生活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生態上,水沙治理取得顯著的成效,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建成,實現了人進沙退的治沙奇跡。

  張振山表示,多視角考察黃河流域可持續發展的成就以及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制約和瓶頸,應深入到基層一線,宣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一步落實,意義非常重大。

  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磊:

  挖掘傳統文化 實現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

  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著國家在住宅與居住環境領域的技術研發、創新及推廣工作。從1989年第一部住宅設計規范到正在進行的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始終承擔著以科技創新來滿足人民對美好居住生活需求不斷提升的使命。

  張磊認為,要通過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增強在人居環境建設中的文化自信。黃河流域源遠流長,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構成了黃河文明的重要分支,每一種文化都有人居環境作為承載,有特色民居、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城等建筑形式。要實現人、建筑與自然的協調一體,應該充分發掘優秀傳統文化,用現代的建筑手法和設計手段給予提升。

  “我們不能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要把房子建設與整個環境相融合?!睆埨谝郧嗪M繝柛纱屙椖颗e例稱,該項目優選本地化的材料,采用很多平面的布局和建筑構造方法,盡量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使用,做能源自維持的房屋。涂爾干村的房屋里有陽光庭院,冬天溫度不低于0度,依然可以種花種草,通過這些房子的運營,村民們還可以獲得盈利。這些經驗可以為未來的脫貧攻堅以及將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創新與綠色發展專委會主任委員吳金希:

  深入挖掘黃河之美 提煉綠色創新發展之道

  吳金希表示,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和創新驅動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不可偏廢。綠色發展是目標、是前提、是基礎;創新發展是思路、是手段、是方法路徑,兩者互為因果,辯證統一。將我國黃河流域九省在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與創新發展中好的經驗、做法總結提煉出來,并上升到理論層面,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對內教育下一代,意義重大。

  吳金希指出,過去我們對黃河的認識還很不夠,更多的是強調“征服”,導致過度開發和被動防護。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沿黃各省區形成獨特而又相互聯系的生產、生活,休養生息文化,在保護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比如黃河流域九省區的飲食文化、白酒文化、方言習俗、建筑藝術等文化,既各自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同時又血脈相連、相互融合和滲透,共同筑起了黃河文明。

  “要充分挖掘黃河的自然之美、生態之美、生活之美、產業之美、歷史之美、文化之美,讓全社會共同感受黃河之心跳、黃河之脈搏、黃河之靈魂,黃河之大氣壯美?!眳墙鹣Uf,只有認真去發現體驗黃河的美,才能發自內心地愛護保護這條母親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東方文化與城市發展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曉歡:

  四個方面著手挖掘弘揚“黃河之美”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借助黃河生態文明探尋的過程,我們應該充分挖掘、探尋、弘揚‘黃河之美’,挖掘傳承彰顯時代價值的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睆垥詺g認為,這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是感受黃河文化歷史的久遠、生長的柔韌、共生的耐力和拼搏的精神,感受中華文化最久遠、最深沉的根基和自信,這是我們黃河文化最基本的色調。

  二是從文化服務的鞏固和提升方面看,需要在經濟效益比較差,但社會效益比較好的黃河文化的弘揚、提煉發展等方面,多增加一些政府投入,多做一些保護和挖掘的傳承工作。

  三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文化的發展傳承需要載體,這個過程中充滿矛盾:我們的生態優美,但是生態很脆弱;我們的產業很有特色,但是相對處于中低端或發展的比較緩慢。在特殊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過程中,要去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好大喜功,不要盲目搞工程。

  四是在文化成果傳承傳播方面作一些貢獻。因為文化的傳承需要一些活動。在“探尋黃河之美”活動中,要發現、報道、傳播“黃河之美”,但同時也要起到監督作用,監督文化亂象,塑造一些文化樣板。

  中國太保壽險青海分公司副總經理(主持工作)陳紅: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綜合性保險集團,也是首家A+H+G(上海、香港、倫敦)三地上市的保險公司。陳紅介紹,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方面,中國太保也有不少探索。

  中國太保與長三角地區的相關政府共同簽訂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綠色保險戰略合作協議》,將以綠色保險力量助力長三角生態一體化,運用綠色保險共保服務機制推動生態環境區內通賠跨域治理,設立生態環保綠色基金加快綠色生態產融共建,開發金融保險創新聯動機制助推示范區綠色產業轉型。

  今年7月和8月,中國太保分別與河南省政府和青海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開展一系列合作?!拔磥?,我們將以更深厚的情誼、更切實的行動積極參與三江源的保護,支持青海地區社會發展和三江源生態保護?!标惣t說。

  作為金融系統企業首個三江源生態建設項目,“三江源生態公益林”通過融入上海元素及太保特色,科學規劃、合理配置樹種,目前共植樹5萬多株,進一步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共護中華水塔。

  此外,作為2020“探尋黃河之美”活動的支持單位,中國太保旗下沿線18家產、壽險機構都將派出代表,入隊隨行、接力探尋,以實際行動“探尋黃河之美”,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行動。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一級巡視員何興照:

  自覺擔負黃河治理保護責任 對接服務重大國家戰略

  黃河在保障流域供水安全、生態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舉旗定調。

  何興照表示,黃委在深入學習領會中央精神的基礎上,自覺擔負起黃河治理保護的責任,全方位對接服務重大國家戰略推進,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的要求去抓落實。

  一是全力確保防洪安全。完善“一高一低”水庫調度思路,兼顧防洪、排沙、水資源和發電調度多贏,大大延長小浪底水庫使用壽命;緊盯“三大風險”,打開下游防洪調度空間;有力有效處置6次編號洪水,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是提供優質水資源。落實節水優先,科學調度,實現黃河連續21年不斷流;把“戰疫情”與“搶春灌”統籌起來,為流域夏糧豐收和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三是打造健康水生態。嘗試全流域生態調度,向烏梁素海、庫布其沙漠、黃河河口等生態脆弱區和敏感區補水,向華北地下水超采區補水,助力雄安新區水城共融。

  四是建設宜居水環境。打好河湖“清四亂”殲滅戰,開展“清河行動”,推動建立河道管理聯防聯控機制,強化監管、重拳治亂、還地于河,建設河暢水凈岸綠的美麗黃河。

  五是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開展治黃工程與黃河文化融合示范點建設,設置水文開放日,讓公眾近水親水、了解治黃;聯合鄭州市推進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全力打造黃河文化建設“標桿”和“高地”;講好黃河治理故事,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

  何興照也表示,“黃河河情特殊,是一條極其復雜難治的河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落地落實,需要保持定力、久久為功?!?/p>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務部部長、資源與環境學院執行副院長張元勛:

  在黃河生態保護和資源利用中協同最重要

  黃河的生態環境問題產生在流域,黃河的保護和資源利用是一個綜合過程。

  首先,協同是最重要的事情。張元勛認為,“河長制”就是對流域進行綜合考慮。同時,河流入海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黃河、黃河流域、海洋之間整體配合,才能把黃河作為一個整體,像給人治病一樣,把問題解決。

  第二,從專業研究角度出發,黃河的治理與保護需要各個專業配合協同,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改善、發展方面也會越來越凸顯?;ヂ摼W、人工智能帶來產業變革,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也是大有可為的。

  第三,環境問題首先是經濟問題。保護環境的最終目的是人類的永續發展,不應該成為負擔,應該站在更長的歷史進程中看待生態保護對于產業、對于人類發展的好處和促進作用。

  第四,生態環境保護也涉及法律問題。對環境破壞或者生態環境價值的變化做精確的評估,并上升到法律層面對相關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這符合依法治國的理念,也為黃河流域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們對黃河流域的保護,對于生態環境的發展還是要充滿信心?!睆堅獎渍J為,在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協同推動下,黃河流域的發展前景可期,黃河流域也會越來越美好。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創新與綠色發展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社科(北京)城鄉規劃研究院院長朱光輝:

  創新型區域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應對標可持續發展指標

  朱光輝表示,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戰略的重要保障。2018年開始,我國將原來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規劃和城鄉規劃結合,形成新的國土空間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對于黃河可持續發展同樣重要。

  “區域性的國土空間規劃對于區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彼治鲋赋?,我們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成非常復雜。黃河涉及多省交叉,同時涉及流域性問題,因此必須重視區域性國土空間規劃的作用。

  “要在頂層設計上有所突破,從實際出發,打破傳統的行政區域限制,以流域為出發點,形成流域內要素互補,真正做到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把黃河流域的國土空間規劃打造成黃河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保障體系?!敝旃廨x認為,在國土空間規劃層面,規劃的指標與可持續發展指標需要密切的搭建和融合。

  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洪濤:

  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西鳳酒來自位于黃河中游的陜西,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名酒之一,也是鳳香型白酒的創立者和典型代表。一直以來,西鳳酒在品牌、文化、環保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以秦嶺文化為根基,傳承千年名酒醇香?!备吆闈f,西鳳酒堅持傳承不守舊,創新不離根。在堅持傳統工藝、堅守釀藝匠心的同時,深入推進以健康和體驗為核心的技術變革。依托中國釀酒原料及品質安全研究院,種植數萬畝高品質高粱,建立了“從田園到餐桌”的溯源管理體系,并通過產學研一體化建設,為白酒安全、營養和健康提供科學支持。

  “西鳳酒自去年以來積極推動生物科技項目研究,該項目立足自動化、科技化、智能化、效益化的要求,可以將釀酒生產中產出的工業廢料效益最大化處理,將為公司加快資源綜合利用,持續推行清潔生產,創新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备吆闈f。

  秦嶺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保護好秦嶺的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未來,西鳳將植根秦嶺,在中國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和在陜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中,發揮自身優勢、補足短板,發揮龍頭引領作用,助力西鳳酒的復興。

  濟民可信集團副總裁、金水寶制藥總裁李鑫:

  重返黃河源 尋找新中藥振興發展的原動力

  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孕育了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其地貌與區位的多樣性,也讓黃河流域出產了許多具有獨特價值的道地藥材。李鑫表示,黃河流域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生存與健康狀況,也直接影響到藥材的種植與加工,影響藥品的安全與療效。

  金水寶制藥是濟民可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布局大健康領域的戰略品牌。談及參與2020“探尋黃河之美”活動的原因,李鑫表示,這對于金水寶制藥而言,是一次尋根之旅,也是一次對于生命健康的溯源之旅。

  李鑫介紹,傳統名貴中藥冬蟲夏草是青海的特產,千百年來被視作中藥瑰寶。20世紀70年代,老一輩科學家在青?;】h提取出優良的蟲草菌株,成功研制的金水寶膠囊,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一類新中藥,并獲得多項國家級榮譽。近年來,金水寶制藥通過將傳統中醫藥融會現代科技的創新方式,不斷提升中藥生產的現代化與標準化,既增強了藥效,也增強了安全性。同時,由于人工蟲草菌粉的替代,也減少了大規模采挖天然蟲草導致的環境破壞。

  “此次重返黃河源,追尋高原十載找尋良藥的初心,對黃河流域中醫藥發展、醫療健康和文化傳承進行實地考察,也是希望在黃河之美中,尋找新中藥振興發展的原動力?!崩铞握f。

  本文圖片來源:中國圖片集團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峽山"兩山"高水平轉化的調查與啟示

峽山"兩山"高水平轉化的調查與啟示

山東省濰坊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依靠創新打開“兩山”轉化通道,走出一條“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的高水平轉化、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中歐班列“長安號”提速擴線 力推“一帶一路”貿易合作

山西國資構建新版圖 新興產業企業大增

山西國資構建新版圖 新興產業企業大增

最近,備受矚目的山西省屬國企新一輪戰略性重組塵埃落定,由此帶來了國資版圖新格局、發展新機遇。

·中廣核新疆扶貧記:清零是這樣實現的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