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發揚“南泥灣精神” 再創“好江南”
2020-12-10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探尋黃河之美

  “公公去世前一再叮囑我,一定要講好南泥灣故事,把‘南泥灣精神’發揚下去,傳家寶不能丟?!痹谀夏酁成盍?0多年的侯秀珍老人每每講起南泥灣大生產的事跡,就抑制不住地激動。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當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更需要我們發揚“南泥灣精神”,創造高質量發展的“好江南”。

侯秀珍在自家院子里

  “當時部隊在陜北要吃、要喝,怎么辦?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焙钚阏浣榻B,1942年,八路軍359旅3個團開赴南泥灣,開始了大生產運動。第一年就開墾荒地10萬畝,隨后兩年又開墾荒地16萬畝,使解放區的糧食實現了自給自足,改善了部隊和老百姓的生活,為最終取得全國勝利打下了基礎。

  侯秀珍的公公劉寶齋是當時359旅九團九連的一名戰士,所以侯秀珍對于那段歷史非常熟悉。

  “當時從延安到南泥灣可沒有現在這么方便,根本沒有路。部隊先收集大量的廢銅爛鐵,開始打造斧頭、鋤頭等工具,然后從延安出發邊砍荊棘邊開路到了南泥灣?!焙钚阏湔f,當時部隊白天開荒、晚上打窯洞,餓了就吃野果野菜。

  “當時一頭牛能開2畝7分地,但九連的戰士每人每天平均開地在3畝左右,最多的一天能開近4畝地,被稱為能把牛都氣死的‘氣死?!??!焙钚阏湔f。

  在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干勁下,359旅用3年時間開墾荒地26萬畝。昔日荒草叢生、沼澤遍地的“爛泥灣”也變成了“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好江南。

  侯秀珍家的院子里,正中是一排三孔老舊的窯洞,已不怎么住人,兩旁是現代化住房,整潔舒適?!拔覀兡谴藳]有知識,當時村里找個能算工分的人都很少,我只上了四年學就算是有知識的了。當年的自力更生更多靠力氣,現在靠知識,年輕人一定要多學知識,多掌握本領?!焙钚阏湔f。

  現在的南泥灣,除了良田滿地,更是鮮花滿川,綠樹滿山。寶塔山下,延河兩岸,也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經濟發展快速,生態環境優美,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南泥灣村民

  “現在村村都通了路,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好房子,吃穿不愁,上學、看病都有保障?!焙钚阏湔f,正是黨的好政策才有了南泥灣的今天。在即將建黨100周年之際,侯秀珍有個愿望,想辦個小展覽,把老紅軍、老八路建設南泥灣的事跡用照片展現出來?!昂⒆觽冋趲臀彝瓿蛇@個心愿,我也已經收集了兩大包袱這方面的照片?!焙钚阏湔f。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冰川融化水土流失        長江源區生態遭遇陣痛

冰川融化水土流失        長江源區生態遭遇陣痛

日前,記者跟隨科考隊員,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行程2500多公里,目擊長江源區生態系統正在悄然發生的深刻變遷。

·中海油重組山東?;嗄晷娣质?/a>

吃科技飯賺創新錢 浙江國企持續釋放發展后勁

吃科技飯賺創新錢 浙江國企持續釋放發展后勁

近年來,浙江省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與本省民營企業一樣,勇于變革創新,敢于爭先進取,擁有了與國際頂尖企業一較高下的能力。

·中國國新十年:蹚出國資運營有效路徑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