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發文促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專家:“保險+期貨”?!皟r”護航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官方網站

首頁 >> 正文

六部委發文促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專家:“保險+期貨”?!皟r”護航
2021-07-04 作者: 記者:李彤 來源: 人民網

  日前,人民銀行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文件中明確提出,要發揮“保險+期貨”在服務鄉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有專家表示,隨著“保險+期貨”模式不斷創新優化,有效緩解了農產品價格不可保、市場風險難規避等問題,成為我國農業風險管理體系的有益補充。但也要看到,在保費來源、基差風險、市場監管上還有提升的空間。

  服務鄉村振興 農產品“保險+期貨”迎來新機遇

  近一段時間以來,糧食在豐收年景出現了進口增長、價格上漲;國內生豬價格持續下降,幅度之大過往少見;生產資料價格高居不下,尿素、磷肥、鉀肥等主要化肥品種價格處于近五年來較高水平。

  6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針對今年以來農資價格較快上漲對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發放補貼;決定擴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增強農民抵御風險能力。

  在農產品價格漲跌的背后,“不確定性增強背景下的農業產業安全”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熱點話題。

  記者梳理發現,自2016年以來,農產品“保險+期貨”連續六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從“穩步擴大試點”“優化試點模式”到“發揮服務鄉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特別是這次六部委聯合發文,都在表明該模式在幫助農戶規避農產品價格波動、銜接農產品定價機制改革、服務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農產品“保險+期貨”,是指由保險公司為農民提供農產品期貨價格類保險產品,實現“第一次風險轉移”;由期貨公司等專業機構為保險公司提供類似“再保險”的風險轉移方案,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對沖,實現“第二次風險轉移”。

  “產量是自然風險,價格是市場風險,如果僅是解決了自然風險,沒有解決價格波動,農民收入還是缺少保障?!庇袠I界人士對人民網記者表示,隨著農業市場化改革的深入,農產品現貨價格波動加劇,這些都提升了對價格和收入風險的管理需求。

  在近期舉辦的農產品“保險+期貨”試點轉型研討會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杰表示,國家在總結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農產品“保險+期貨”要在服務鄉村產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將帶來三個維度的改變,由服務農業生產向服務鄉村產業轉變,由單純服務農業產業向服務農村一二三產業轉變,由服務農業的生產鏈向服務農產品的加工鏈、供應鏈轉變。

  賦能產業發展 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動力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2019年期間,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在“保險+期貨”試點投入資金從2300多萬元增加到超過3億元,四年時間里增長十倍以上。試點覆蓋范圍超過23個省區市,涉及玉米、大豆、雞蛋、天然橡膠、紅棗、白糖、蘋果、棉花等多個期貨品種。

  面對新要求,農產品“保險+期貨”有哪些提升的空間?

  在研討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袁純清建議,要優化保費的分擔機制和利益關系,探討政府、期貨公司、保險機構和農民的費用分攤比例。

  “目前,期貨品種中的保費很大比例是期貨公司負擔的,需要構建多元化的保費來源結構,優化形成可持續的機制辦法。此外,建議將農產品‘保險+期貨’列入中央財政支持的品種序列,進一步增品擴面提標?!痹兦逭f。

  有業界人士表示,要注意存在的基差風險,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變動幅度存在一定差異性,不排除有現貨價格大幅下跌,期貨價格也小幅下跌的可能性,要保護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此外,尹成杰建議,做好農產品“保險+期貨”模式的頂層設計和政策舉措,防止發生一哄而上的情況,解決好風險管理、資金流轉、人才培訓、稅費支持等舉措的實施。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李正強表示,發揮農產品“保險+期貨”的功能要進一步理清定位。此前試點工作是在沒有農業再保險產品基礎上運作的。2020年農業再保險公司正式成立,兩個機制如何有效銜接,是業界需要認真思考的話題。

  有業界人士表示,未來農產品“保險+期貨”在綜合化發展上有不小的提升空間,除了在單個品種上發力外,還可以圍繞現有品種在產業鏈和供應鏈上進行設計對接,提升金融對鄉村產業發展的賦能,維護農業產業安全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局。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內蒙古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內蒙古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全力厚植生態底色,加快調整經濟結構,打造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在高質量發展大道上闖新路、開新局,譜寫出守望相助、綠富同興的發展新篇章,一個團結、豐饒、綠色、壯麗、開放的內蒙古,正向著新征程奮勇前進。

·暢通基層就醫“最后一公里”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JJCKB.CN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京ICP備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