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已超過30%,路面交通提前兩年完成了階段性目標。然而,交通領域電動化還有更大增量空間:隨著動力電池“風向標”企業寧德時代相繼進入船舶和飛機兩大領域,動力電池應用將進入“上天”“下?!钡男码A段。
在此前落幕的2023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上,寧德時代展示了多款船用電池系統及船舶動力系統解決方案,發布了新能源船舶全生命周期協同運營云平臺,以及寧德時代首個零碳充換電綜合補能解決方案。寧德時代方面表示,自2017年正式布局船舶電動化,目前全球已有500多艘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新能源船舶投入應用。
事實上,在船舶電動化領域,各大動力電池龍頭企業近幾年紛紛入場。不僅有寧德時代,欣旺達、國軒高科、鵬輝能源、瑞浦蘭鈞等企業此前均獲得中國船級社相關產品型式認可證書,認證產品覆蓋電芯、模組、BMS和電池包等。
中國船級社近日發布的《航運低碳發展展望2023》報告稱,磷酸鐵鋰和三元鋰是船用鋰電池的兩種主要技術路線,均已實現商業化應用。磷酸鐵鋰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和熱穩定性,其主要優點是安全性高和循環壽命長,且成本更低。三元鋰電池則在能量密度、低溫性能、充電效率等方面具有優勢?;诖皩Π踩砸蟾?、對空間重量要求相對溫和的實際應用特點,磷酸鐵鋰電池成為近期船用電池動力的主流選擇,三元鋰電池則將在具有更高能量密度需求的船舶領域中發揮作用。
億歐智庫研究報告指出,此前交通運輸部鼓勵淘汰20年以上的內河航運船舶及船艇。按此估算,我國目前約10%的內河船需要淘汰,若全部更新為電動船,將有1萬艘左右的市場需求,替換市場前景可期。
電動飛機是目前炙手可熱的新賽道。大型民航客機的電動化還比較遙遠,但在小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領域,國內外越來越多“造機新勢力”的飛行汽車進入公眾視野:有制造商的eVTOL已拿到民航局型號認證,有的即將展開跨海往返試飛,有的準備開展空中出租車運營。摩根士丹利預測顯示,到2050年,全球飛行汽車市場規模將達9萬億美元。
動力電池產業迎來了巨大的市場增量。據孚能科技新興事業部總經理龔靜波介紹,孚能科技2017年完成關鍵技術體系開發;2023年已將第一代高能量密度三元軟包動力電池交付給終端客戶,可實現能量密度285Wh/kg,最高時速320km/h,單次最長巡航250km;電芯可實現10000次以上循環。龔靜波透露,孚能相關產品已先后通過了美國汽車研究委員會、美國先進電池聯盟、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性能認證。
寧德時代在2023上海車展上發布了凝聚態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最高可達500Wh/kg,并透露正在進行民用電動載人飛機項目的合作開發。此后寧德時代還與中國商飛成立了合資公司。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經表示,新能源電池的應用范圍很廣闊,包括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和不跑的(儲能)。除開新能源汽車,其他領域的電池應用未來有10倍以上空間。
當然,不論是船舶還是飛機,動力電池的應用在國內外目前都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有研究表明,由于eVTOL是垂直起降,將相同質量的汽車垂直抬離地面,所需要的電池功率密度遠高于在地面行駛汽車的要求,動力電池如何攜帶更多的能量以及提供起飛降落所需要的超大功率是關鍵問題。除此之外,基于空中交通屬性的特殊性,eVTOL航空級的安全性,頻繁快速的充電能力,以及復雜環境下的功率性能等要求也極為嚴苛。
正如龔靜波所言,電動飛機的運行比新能源汽車復雜得多,對動力電池的充、放電倍率、循環次數、峰值功率、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也是極為苛刻的要求。而對于電動船舶來說,受到技術制約以及應用場景需求的不同,在續航、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難點。因此,面對交通領域電動化的巨大增量空間,動力電池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唯有加快技術創新才能制勝“上天”“下?!钡男沦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