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天齊鋰業(002466.SZ)披露的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05億元,同比增長0.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2.97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71.77億元。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3.5元(含稅)。
值得注意的是,天齊鋰業在年報中提示了公司上市以來主營業務的變化情況。天齊鋰業表示,隨著公司業務擴張,公司主營業務從碳酸鋰等鋰化工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擴展到鋰精礦及鋰化工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
盡管2023年營收略微增長,但公司業績變動受鋰化工產品市場波動的影響,鋰化工產品毛利下降明顯。對此,天齊鋰業披露了應對鋰價市場波動的風險相關措施。
在談及應對措施時,天齊鋰業表示,總的來說,鋰資源相對于其他有色金屬行業來說,具有一定的行業特殊性,盡管鋰價存在周期性的價格波動風險,但下游終端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產業未來的高成長預期、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從中長期來看,鋰行業基本面在未來幾年仍將持續向好。
具體來看,天齊鋰業將繼續依托資源和成本優勢,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快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穩步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加大與鋰上下游產業鏈的合作,通過不斷提升公司的內在價值和創新能力的方式,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以應對鋰價格周期性波動可能會對公司帶來的不利影響。
根據天齊鋰業未來發展戰略及業務發展規劃,公司將致力于“夯實上游、做強中游、滲透下游”的長期發展戰略,以“共創鋰想”為責任理念,聚焦主業,積極布局全球鋰電材料資源和加工產能。
據悉,天齊鋰業目前已擁有5個在產和3個在建或規劃中的鋰化工產品生產基地項目。目前公司已建成5個鋰化工產品生產基地,鋰化合物年產能已達到8.88萬噸;同時,公司還計劃在張家港和澳大利亞奎納納(二期)分別建設年產3萬噸和2.4萬噸的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正在進行重慶1000噸金屬鋰及配套原料項目建設的可行性研究。以上項目建成后,公司鋰化合物總產能將達到14.38萬噸,有望進一步鞏固公司在鋰化工行業的領先地位。
天齊鋰業表示,未來將持續以開放合作的姿態,積極關注并尋求全球范圍內的高品質鋰資源項目,致力于鞏固和提升公司在鋰資源領域的先導地位,力求通過不斷的資源勘探與開發,進一步增強公司長期穩定的資源自給能力,確保公司的業務發展具備堅實的資源基礎。同時,進一步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同步擴大鋰鹽產能,以更好地實現鋰精礦和鋰鹽加工的產能匹配。(何順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