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益豐藥房(603939.SH)披露了最新一份股東減持計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厚信創業投資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厚信創投”)及其一致行動人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益之豐企業管理合伙企業(以下簡稱“益之豐”)、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益仁堂企業管理合伙企業(以下簡稱“益仁堂”)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不超過約2424.83萬股,占總股本的2%。
此次減持背后,益豐藥房2024年業績增速顯著放緩、閉店數量攀升,此舉也引發市場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益豐藥房于2001年6月創立,2015年上市,總部位于湖南,是國內大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之一,主營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及與健康相關的日用便利品等的連鎖零售業務。
前述公告稱,此次減持涉及的三家企業均為公司員工持股平臺,股份來源于IPO前取得及上市后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原因為“員工資金需求”。其中,厚信創投作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21.65%,一致行動人益之豐和益仁堂分別持股1.05%和0.48%。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厚信創投及其一致行動人首次減持。相關公告顯示,2024年9月至10月期間,它們曾兩度拋售共計400.5萬張公司可轉債,占發行總量的22.28%。具體而言,2024年9月18日至2024年9月26日期間,厚信創投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減持“益豐轉債”共計220.5萬張,占發行總量的12.27%;2024年10月8日至2024年10月14日期間,厚信創投及其一致行動人又減持“益豐轉債”共計180萬張,占發行總量的10.01%。
此外,益豐藥房多位高管也相繼減持。相關公告披露,2025年1月,益豐藥房副總裁張朝旭減持2.02萬股,套現約48.68萬元;5月,益豐藥房執行總裁高佑成和助理總裁顏俊分別減持5.04萬股和2.29萬股,相應套現約122.57萬元和57.3萬元。三人減持原因均為“自身資金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股東陸續減持的舉動,發生在公司業績增長放緩之際。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益豐藥房營業收入約為240.62億元,同比增長6.53%,這一增速已連續兩年下滑,遠低于2022年的29.75%和2023年的13.59%;同期歸母凈利潤約為15.29億元,同比增長8.26%,但增幅較2022年的42.54%和2023年的11.9%明顯放緩。而今年一季度,益豐藥房營業收入約為60.09億元,同比增長僅0.64%。
同時,作為衡量藥店經營效率的重要指標之一,益豐藥房的日均坪效亦明顯下滑。年報披露,截至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0872家直營門店,直營門店的日均坪效均值為51.07元/平方米。而2023年,益豐藥房的直營門店數量為10264家,日均坪效為61.06元/平方米。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在2024年年報中,益豐藥房直言,報告期內新開門店及并購門店均有一定的培育期或整合期,期間的開辦費攤銷及促銷費用較多,客流尚需培育等原因,導致銷售費用同比增長12.61%。
與之對應,過去幾年,國內連鎖藥店行業快速擴張,瘋狂開店亦成為益豐藥房的發展重點。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益豐藥房進入“萬店時代”,并繼續保持了擴張步伐。通過“新開+并購+加盟”的門店拓展模式,截至2024年末,益豐藥房門店總數較上期末凈增門店1434家。
與此同時,閉店數量激增。據財報數據,益豐藥房2024年關閉了1078家門店,而2023年關閉門店數量為153家。同時,其在2024年上半年關閉門店僅有72家,而下半年閉店數量猛漲。
值得警惕的是,快速擴張的同時,益豐藥房的服務質量問題亦顯現?!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卟樵?/span>“消費保”“黑貓投訴”平臺看到,有不少涉及益豐藥房的消費者投訴意見,其中包括售后問題、質量問題、價格問題等。
事實上,益豐藥房面臨的情況并非個例。因前期快速擴張而引發的閉店調整、盈利壓力及服務能力跟不上等問題,折射出連鎖藥店在“萬店時代”狂奔后的普遍困境。如老百姓大藥房(603883.SH)2024年度凈利潤大幅下滑、商譽高企;皓元醫藥(688131.SH)、哈三聯(002900.SZ)等醫藥上市公司集中發布了股東減持相關公告。(實習生武丹萍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