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多渠道獲悉,銀行理財直接參與新股網下發行在近日實現首單落地——光大理財以申報價格17元參與深市主板擬IPO企業信通電子的網下打新,并成功入圍有效報價。這也是行業內首家以A類投資者身份直接參與網下打新的銀行理財公司。
記者了解到,深交所積極推動全市場首單銀行理財直接參與新股網下發行,逐家調研走訪銀行理財機構,充分講解政策,指導做好業務流程制定、人員系統配備、證券業協會注冊等參與網下發行準備工作。
根據此次信通電子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發行公告》,其發行價確定為16.42元/股。光大理財旗下混合類產品“陽光橙增盈絕對收益策略”參與報價,申報價格為17元/股,擬申報數量900萬股,被列入有效報價。
銀行理財公司以往主要是通過公募基金間接參與打新業務。今年以來,多個部門相繼推出相關政策,推動理財等資金入市。1月,多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中明確,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舉牌認定標準方面,給予銀行理財、保險資管與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3月,證監會發布的《關于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中,增加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作為IPO優先配售對象,同時明確由證券交易所規定優先配售的其他情形,為將來增加優先配售對象預留空間。
與此同時,滬深交易所也同步修訂發布了相關細則。如增加理財公司作為網下機構投資者,支持其管理的理財產品直接參與新股網下發行,并且將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納入A類優先配售對象范圍,與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業內人士介紹,銀行理財上升為A類投資者,作為IPO優先配售對象并與公募基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既有利于提高銀行理財產品新股配售比例,努力增厚理財產品的收益彈性,也為資本市場帶來新生力量,有助于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銀行理財資金直接參與投資上市公司定增項目,是理財發揮金融服務功能、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體現,也是充分利用理財資金參與資本市場,豐富資本市場資金來源的有效方式。在國家積極引導耐心資本、長期資本入市的大背景下,預計后續將有更多的理財資金通過參與投資定增項目來服務實體經濟。
在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看來,銀行理財資金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意義在于拓寬投資渠道,增強市場活力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長期看,這一舉措也將加速中國資本市場從“散戶主導”向“機構主導”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4月,光大理財參與的外高橋定向增發項目也已落地,這也是全市場首單銀行理財資金直接參與投資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公司方面表示,始終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和中國經濟的光明未來,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基礎上,未來還將持續加大在資本市場領域的布局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