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同花順主辦,創金合信基金、東方證券、阿里云、優刻得協辦,杭州銀行特別支持的“智啟新程·同創未來”銀行AI金融交流會在杭州舉辦。全國近百家銀行數科、資金、財私、對公等業務負責人和骨干210余人蒞臨現場,聚焦人工智能在銀行業的創新應用與發展趨勢,通過主題演講和案例分享,深入探討了AI金融的過去、當下與未來。
圖:交流會現場 資料來源:同花順供圖
AI大模型賦能銀行業
同花順副總經理朱志峰表示,人工智能不僅悄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是賦能金融業運作邏輯和發展模式的改變的推動者。
會上,同花順AI產品總監芮通介紹了AI大模型賦能銀行全場景應用。在銀行信貸業務的訪前分析和盡職調查環節,存在盡調流程冗長、信息碎片化且不透明、效率低下等痛點,而芮通展示的同花順iFinD一鍵生成AI授信報告功能則能夠解決此問題,該功能融合行業內外數據,綜合評判企業基本面、財務狀況、償還能力等,還能為銀行機構定制專屬模版,相較傳統人工撰寫需3-5天的單篇報告,AI僅需1天,目前多家銀行已與同花順合作該項目。
銀行資金業務中,信用與市場風險交織,債券違約、股票質押爆倉等事件可能連鎖引發市場風險,不少中小銀行因研究能力不足難以及時預判。同花順iFinD內嵌EDB助手智能取數,用戶可通過自然語言實現面向場景維度的快速、批量取數,按用戶指令動態作圖能夠快速從繁雜的指標庫中提取需要的數據并個性化定制圖表;iFinD智能體廣場提供面向金融市場研究、投資、風控等領域的業務智能體,現場演示了發債主體分析、區域分析、資金市場分析、自選債分析等多個業務智能體。資金市場分析可1分鐘速覽央行操作、日度資金價格波動、資金面市場機構觀點,提供資金市場綜合分析,動態優化債券投資策略;發債主體分析,智能查詢工商、財報、評級、輿情等權威數據源,融合學習資深信評團隊方法論,直擊信用分析核心痛點。
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銀行理財經理面對大量客戶存在分身乏術以及自身核心技能短板等痛點,芮通演示了銀行智能投資助理應用是如何應對的,如客戶咨詢“某醫藥基金為何大跌”,AI投資助理可調用同花順底層數據快速分析并給出深度思考后的推薦答案。通過企業微信側邊欄交互方式已實現銀行理財、基金、黃金、債券及其他資產的篩選、診斷、配置等問題輔助回答,并支持一鍵生成話術及數據溯源和可視化圖表供理財經理挑選調用。
AI正進入“Agent”時代
會上,來自銀行、券商、基金等各類機構的嘉賓從不同維度分享了AI賦能金融業務的成果和思考。隨著AI發展進入深水區,AI基礎能力如何與金融機構自身稟賦結合,為銀行及各類金融機構帶來實實在在的賦能,成為與會同業共同關心的“真問題”。
杭州銀行人工智能業務負責人徐偉棟指出,光靠大模型本體無法完成工作,數據和小模型的配合是大模型真正發揮作用的關鍵。銀行業對AI的應用,本質上是應用好大模型吸收知識的能力,配合銀行已有的基建工程、小模型,以及豐富的業務知識,共同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體。
浦發銀行首席投研分析師陳君探討了AI在投研中的應用。陳君認為,研究的本質是抽象,是通過數據和信息的抽象處理沉淀投研知識,升華決策智慧。在未來,能夠系統整合人類的“慢思考”和AI的“快思考”的機構則可以擁有持續優勢,這個過程中涉及兩類人,一類是能夠設立抽象框架的投研工程師,另一類是具備深度思考能力、能夠不斷突破自身認知邊界的投資哲學家,兩者的有機結合將創造出全新的投研范式。
創金合信基金副總經理黃越岷提出,有別于實體行業,金融行業天然的數據基因,使其成為變革下最容易落地AI的行業之一。目前,同業對AI的發展路徑也基本達成共識:一方面,以提示詞、思維鏈、知識庫工程沉淀業務實踐SOP(標準作業程序),獲得穩定和高質量的生產力;另一方面,工具、模型、算力作為底層支撐,帶來“彎道超車”的機會。
華為數字金融軍團首席專家柳元鑫表示,過去幾年,行業主要關注大模型的原生能力,以及如何引入部署;而現在,金融機構需要將70%精力應該放在數據、智能體框架和大小模型編排、治理體系和人員素養的培養上,這意味著需要一個企業級的解決方案,自上而下建設AI能力體系。
此次大會還設置了財富管理、對公業務、資金運營三大平行論壇分會場。東方證券分享了基金投顧的展業經驗,包含智能+基金投顧的實踐、基金投顧為機構客戶服務的落地案例,通過智能投研實現訂制化的服務方案,同時疊加全流程開放、透明、互動式的服務體驗,得到了機構客戶的廣泛認可。阿里云展示了智能信貸工廠解決方案,將小微企業貸款審批時效從小時級壓縮至分鐘級。優刻得則提出了AI能力商業化落地的"三步走"戰略,通過數據標注-模型訓練-場景部署的閉環體系,幫助金融機構構建自主可控的AI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