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永大中華區發布《中國上市建筑公司2024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涵蓋了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發布年報的34家上市公司。
總體來看,受房地產行業在宏觀經濟復雜多變與行業轉型調整的雙重壓力下,建筑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連續五年保持在6.6%以上,2024年達6.67%,但上市企業營收、利潤及新簽合同額等核心指標普遍承壓。
根據報告,2024年,34家上市建筑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合計人民幣86597.97億元,較2023年下降5.39%。資產收益率方面,2024年度34家上市建筑公司平均資產收益率為1.36%,凈資產收益率為6.12%,分別較2023年度的1.75%和7.63%均有所下降。
此外,2024年30家上市公司的新簽合同額合計人民幣184411.76億元,同比下降3.44%,新簽合同額出現微幅下跌。
安永建造和工程行業主管合伙人沈巖表示,雖然上市企業營收、利潤及新簽合同額等核心指標有所承壓。但隨著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信號,行業有望迎來政策驅動的結構性修復。
沈巖表示,“穩中求進、先立后破”體現出政策充分考慮了當前市場現狀及壓力,預計房地產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性制度改革將穩步推進,以穩定市場預期;將“好房子”建設納入城市更新機制,則是以住房品質為切入點,推動城市品質提升的同時,還能夠有效拉動投資和消費,擴大內需,對于促進經濟增長、改善民生意義重大。
雖然涉房企業相關數據有所調整,但可以看到基建工程為主的上市公司仍穩定增長。沈巖表示,基建工程為主的上市公司2024年總資產合計人民幣68657.75億元,同比增加14.03%,連續3年增長率均在10%以上。隨著我國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圍繞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預期基建工程為主的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將會持續亮眼。
沈巖預計,6月樓市政策環境預計將保持寬松基調,疊加年中銷售節點來臨,房企推盤節奏及促銷力度或將加大,核心城市市場有望保持修復,但各城市之間、新老項目之間分化行情仍將延續。
對于整體行業發展,報告指出,面對即將到來的“十五五”時期,建筑企業若能提前布局并有效整合AI、大數據、建筑信息模型(BIM)、機器人、物聯網等創新技術,勢必在工程質量、管理效率、安全環保以及商業模式變革方面獲得顯著收益。在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開拓海外市場的同時,中國建筑企業需更加重視海外經營風險與合規要求,及時跟蹤國際政治與經濟形勢變化,充分認識與理解海外經營的差異性,提升風險敏感度,將合規經營作為企業信譽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并積極制定相應的管理預案與屬地化準則,從而提升盈利能力與抗風險能力,確保海外資產的安全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