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李泓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稱,“應用基礎類科研要面向產業,并切實轉化為生產力??萍汲晒穆涞剞D化,離不開資本的力量,可以說,資本是科技創新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關鍵催化劑。希望有更多‘耐心資本’進入科創領域,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壯大?!?/p>
作為一名在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固態鋰電池領域摸爬滾打20多年的老兵,李泓不僅在固態電池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還借助市場化手段成功將科技成果落地,推動孵化了2家獨角獸企業,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以及20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科研要面向產業
“科研要面向產業,也就是說,要切實轉化為生產力,形成批量化的產品,進而改善人類生活?!崩钽鼘蒲泻涂苿撚兄鞔_的目標和清晰的認識。
“應用基礎科學方面的研究,往往更關注技術單一指標的創新和世界紀錄的突破,對關鍵材料的合成工藝、原材料和產品的成本問題,綜合技術指標以及工程化難題認知不夠系統全面,這樣會導致看起來世界領先和原創的科研成果達不到產業化要求,缺乏綜合競爭力而難以轉化?!崩钽f,將科研成果在工程上實現批量化生產是一項集成創新,要綜合考慮各項指標,特別是應用中性能的短板,要使做出來的產品比原有產品性能更好,成本更低,沒有明顯的短板,這是實現技術轉移轉化最重要的商業邏輯。
2013年,中國科學院啟動了長續航動力鋰電池的戰略先導A類專項?!爱敃r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僅有100公里至200公里,項目組希望能開發續航達到500公里以上的動力電池?!崩钽Q,“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做出實用化、高安全、長壽命、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p>
專項啟動伊始,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的李泓,就同步開始了固態電池的設計。
“動力電池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從科學和原理層面來說,液態電解質可燃易爆,需要控制好安全邊界。而固態電解質不易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高低溫性能和環境適應性更好,特別是固態電解質能夠匹配使用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極材料,從而有望制造出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因此,我們認為固態電池是未來電池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崩钽硎?。
為了加速高能量密度固態電池的研發和產業化,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2016年孵化了固態電池企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泓、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俞會根共同發起創辦了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藍新能源”)。
目前,國內固態電池有硫化物和聚合物-氧化物復合兩種主要技術路線?!皬某杀緛砜?,由于硫化物具有腐蝕性,制作過程中需要對設備進行改造,增加了設備和制造成本,目前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的電芯成本為4元/Wh至10元/Wh,而聚合物-氧化物固態電池的電芯成本約為0.5元/Wh,相比于液態鋰離子電池制作成電芯約0.4元/Wh的成本來說,聚合物-氧化物固態電池更有成本優勢,且它的離子電導率目前已達到商業化的要求。衛藍新能源的固態電池產品采用的就是聚合物-氧化物復合電解質的技術路線?!崩钽硎?。
據悉,衛藍新能源的產品主要應用領域涵蓋新能源汽車、儲能、低空經濟動力三大領域,其中360Wh/kg高能量密度動力電芯產品,可支持純電汽車單次續航里程超過1000km,已于2023年底量產交付蔚來汽車。目前,衛藍新能源正在開發全尺寸全固態電芯,預計2027年裝車;固態儲能電池應用示范已超過GWh,覆蓋源網荷側多個場景,全固態儲能鋰離子電池也在開發中,預計2028年應用示范。
圖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泓在XPS實驗儀器旁對固態電池材料進行觀測。資料照片
用市場化手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衛藍新能源成立后,李泓切身感受到只靠單個企業做固態電池非常困難?!肮虘B電池要想實現產業化,需要整合全社會的資源,把實驗室的科研成果經過充分驗證后盡快工程放大,建立起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的量產生態?!彼f,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不能簡單化,需要解決整個工程放大過程中的資源、與客戶的對接以及下一步研制方向等問題,并借助市場化手段把科研成果加速進行工程放大。
2017年,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與江蘇省溧陽市人民政府聯合創建了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由陳立泉任名譽院長,李泓為創始人和總工程師。為加速公司發展,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2025年引入了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據了解,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采用科學家工作室、科學家與企業聯合實驗室的模式運行,匯集了眾多固態電池產業鏈上下游的尖端科研工作者及前沿企業?!胺趸脚_不僅要熟悉整個產業鏈條,還要鏈接好各種資源。比如,要具體孵化哪些技術,需要有準確的價值判斷,同時也要融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平臺上實現科研、產品與市場的精準對接,從而實現產業化發展?!崩钽榻B稱。
目前,通過提供資金、先進設備等支持,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已成功孵化19家產業鏈公司,涉及固態電池的正負極材料、電解質隔膜、導電添加劑、粘接劑、裝備、電芯、回收、檢測、軟件和系統集成等領域,基本涵蓋了固態電池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且每個環節都產生了有特色的企業,從而形成了互相支撐的生態。
發揮耐心資本的作用
經過多年發展,衛藍新能源已經發展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球獨角獸企業,在多個固態鋰電技術領域實現了“首次”突破,這背后離不開社會資本的力量。
據悉,衛藍新能源自2017年獲得天使輪投資后,截至2023年12月已成功完成9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蔚來資本、小米集團、吉利控股、華為及天齊鋰業等行業巨頭,目前估值已超150億元。
李泓表示:“資本在促進科創企業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通過提供資金支持、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市場化運作、監督企業的健康發展、幫助和指導人才引進和管理,成為科技創新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關鍵催化劑和助力?!?/p>
在他看來,科創企業通常需要大量研發投入,但早期技術存在很強的不確定性。同時,科技創新面臨多方面挑戰,往往商業化進程不及預期。這就需要更多“耐心資本”進入科創領域,推動資本與創新深度耦合,形成新質生產力,真正實現“科技-資本-產業”的高水平健康循環。
“出于業績運營的考核要求,部分資本在企業尚未壯大和形成良性發展之前,就退出了,尤其是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候退出,可能會給一些企業的擴大經營帶來較大挑戰?!崩钽f,“資本到期退出是正常合理的要求,但在企業有較好的業績增長趨勢,有核心的產品競爭力,有優秀的團隊,投資有明確保值增值的前景下,希望資本能根據企業的發展狀態,采用更寬泛、更長期的以價值為導向的考核指標,更多發揮‘耐心資本’的作用,推動和陪伴科創企業一起發展壯大,助力科創企業成長為世界級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p>